】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必勝客的食材問題 呼喚餐飲監管升級
http://www.CRNTT.com   2022-07-22 18:52:20


  7月20日,記者曝出在必勝客北京和諧廣場店和魏公村店發現後厨存在多種食品安全問題:餐廳管理人員篡改有效期標簽,食材不按時廢棄;員工拆掉外包裝,將過期食材“化整為零”;烹炸用油長期不更換,相關指標超標近一倍等。

  洪範八政,食為政首。古往今來,食品安全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然瘦肉精、添加蘇丹紅的鹹鴨蛋、福壽螺等食品安全事件一次次衝擊著“舌尖安全”的底綫。必勝客後厨的行為更是觸犯了法律的多項規定,食品安全法中要求食品生產經營應當符合食品安全標准和相應衛生要求;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規定了經營者應當提供具有質量保障的商品,如果商品具有缺陷并造成了消費者健康受損的還要承擔懲罰性賠償;民法典中也規定了經營者提供缺陷商品致消費者健康損害的責任條款。

  盡管有明確的法律加以懲處,餐飲安全事件依舊屢禁不止。食品安全現象的產生一方面是由於“經濟人”盈利的本性所致,經營者為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忽視了對食品安全的保障。另一方面是由於法律懲罰力度和監督力度不够大,使得經營者總是抱有僥幸心理。鑒於此,亟須群力共築食品安全長城,守護“舌尖安全”刻不容緩。

  守護“舌尖安全”需要加大懲處力度和範圍。經營者違法的成本相對較低,每次處罰的數額遠小於店鋪所獲得的經濟利益。對此,可考慮適當加大違法店鋪的罰款數額,對於查處三次以上的問題店鋪可列入“失信黑名單”予以通報批評,情節嚴重的商鋪可給予長期停業處罰。

  守護“舌尖安全”需要創新餐飲監管方式。監管部門查處到餐飲店鋪違規的概率較小,這使得不少經營者懷著僥幸心理依舊違規生產銷售。對此可創新餐飲監管方式,依托互聯網實施“陽光食品+智慧監管”,對餐飲單位接入智慧監管平台,實現監管人員慧眼查後厨、消費者全程查看食品加工過程的強大功能,將“明厨亮灶”真正落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