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高溫勞動保護該有“升級版”了
http://www.CRNTT.com   2022-07-20 17:25:33


  每到夏天,建築工人、環衛工人等戶外作業勞動者,外賣小哥、快遞小哥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以及防疫一綫人員等面臨高溫“烤”驗的話題格外引人矚目,高溫勞動保護的相關政策規定已施行多年未“上新”的問題,也備受輿論關注。專家表示,針對高溫勞動保護面臨的新情況、新群體和新需求,高溫勞動保護應與時俱進。(7月18日《工人日報》)

  盛夏時節,三伏天氣,各地持續開啓的高溫模式不僅“烤”驗著很多戶外勞動者的身體和精神,也“烤”驗著高溫勞動保護機制的效能。當高溫預警不斷發出,“高溫地圖”不斷擴大,中暑、“熱死”等病例不斷出現,大家自然更關心高溫下的勞動者權益保障。隨著物價的上漲以及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不斷湧現,有關高溫勞動保護出現了不少新情況、新問題,勞動者的需求也越來越高、越來越多元,社會評判高溫勞動保護機制的效能也有了越來越高的標准。

  高溫津貼屬於法定津貼,是對勞動者在高溫條件下額外勞動消耗的工資性補償,是高溫勞動保護機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一些地方執行的高溫津貼發放標准多年未變,甚至一二十年未變,與不斷上漲的物價相比,“原地踏步”的高溫津貼標准,已難以滿足高溫環境勞動工資性補償的需要。目前,已有少數地方上調了高溫津貼標准,發揮了積極示範作用,其他地方也該正視物價變化情況,正視勞動者的訴求,合理提升高溫津貼標准,并建立高溫津貼標准的動態增長機制,保障高溫津貼標准的機制性更新。

  高溫津貼的發放時間段也直接影響著勞動者的高溫權益保障,各地發放高溫津貼的時間往往集中在6月至9月,但實際上,各地的氣候條件有很大差異,應根據具體情況精准施策。在5月、10月,一些地方也會出現日最高氣溫35攝氏度以上的天氣,而根據《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這樣的天氣已屬於“高溫日”,具備了發放高溫津貼、落實防暑降溫措施的氣溫條件。

  近年來,不少地方頻繁出現極端高溫天氣,“火爐”城市不斷增多。各地應依托地方法規的完善升級,建立靈活確定“高溫日”“高溫月”的機制,使高溫津貼發放和高溫勞動保護更符合實際情況,更全面、更科學、更人性化。

  大量的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比如外賣小哥、快遞小哥等,都是戶外勞動者,都需要頂著高溫在大街小巷奔波。相應地,現在針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高溫保障機制還存在著模糊區、空白區和薄弱環節,一些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并沒有拿到法律意義上的高溫津貼,并未得到嚴格到位的高溫保護。另外,防疫一綫人員在戶外高溫環境下“全副武裝”從事核酸采樣等工作,面臨著不低的中暑風險,也對高溫勞動保護提出了新的挑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