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兒童讀物質量粗劣亟須正視
http://www.CRNTT.com   2022-05-30 21:05:23


  人教版數學教材插圖近日引發爭議。有網友表示插畫中的孩子們存在眼距過寬、塌鼻梁、發際綫過高等情況,“毫無美感”,對比其他版本的教材插圖存在明顯審美差距。隨後,人教社回應稱,已著手重新繪制有關册次數學教材封面和部分插圖。

  教材插圖爭議尚未平息,一本兒童繪本中的圖片又引起了關注。在這本名為《流汗啦》的繪本中,兩個小男孩雙手抱著一個小女孩的手臂,伸出舌頭舔著。

  不論教材還是繪本,既然鎖定讀者群是孩子,那麼其中的插畫顯然應該是美育的一部分,向孩子們傳播愛和美。

  缺乏美感正是上述圖片給人們留下的第一印象。

  也許有人會說,對“美”的判斷因人而異。但這句話實在似是而非。首先,教材屬於公共產品,必須堅守大衆審美標准,否則只會引來混亂。其次,《流汗啦》雖然不是教材,但據出版社介紹,它是面向“3至6歲的孩子”的科普繪本,作者和出版方即便有意標新立異,又怎能拿兒童讀物來做試驗?

  更何況,如果說人教版教材插圖主要是缺乏美感,那麼《流汗啦》的插圖簡直可稱“畫風猥瑣”,很多家長看到圖片都感覺不適,遑論孩子?要知道,兒童讀物不只關系審美培育,更關乎價值養成。類似圖片會不會對孩子產生不良誘導作用,是家長們合乎情理的擔憂。

  兒童教材、讀物的插圖為什麼會成為這個樣子?

  一個解釋是出版社為節省成本,不願請高水平的畫手所致。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