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正視“插圖風波”,還孩子“畫風清正”的教材
http://www.CRNTT.com   2022-05-30 21:02:55


  連日來,人教版數學教材插圖風波受到公衆的廣泛關注。不少網友認為,人教版的插圖對比其他版本教材存在明顯審美差距。5月28日晚,教育部研究決定:責成人民教育出版社立即整改,重新組織專業力量繪制教材插圖,確保2022年秋季學期開始使用新教材。

  教材插圖引發輿論風波,折射出公衆對高質量教材的期待。現實生活中,孩子們的繪本、故事書等課外閱讀物,家長還有可能參考、把關,但教材由學校統一發放,即便家長“有話要說”,也難以有表達的機會。難怪有些網友和家長會發出“顛覆認知”“救救孩子”的呐喊。當然,除“問題插圖”大批量進入教材令人深表不解外,這套教材出版整整9年後才被曝光、引起重視,也讓人有點匪夷所思。

  若說插圖“畫風”詭異,僅僅因為畫手的報酬低、水平差,顯然是詭辯之詞。人民教育出版社成立於1950年12月1日,經營範圍覆蓋教材、教輔、圖書、期刊、電子音像、數字產品六大領域,蟬聯全國出版單位總體經濟規模綜合評價第一名,其教材市場份額超過50%。盤點人教社的“家底”,很難想象出它會計較於畫手報酬,而幹自毀門面的生意。退一步說,人教社的招牌含金量十足,有資格為全國統一教材配圖,這背後的廣告效應和日後可能帶來的商業“引流”,將遠超人教社給出的“薄酬”,又有哪位畫師敢因價錢低而不好好畫?

  追責“問題插圖”背後的相關人員、單位并不難,公衆更應關注的是中小學教材的審核把關機制。教材編寫是嚴肅的文化工程、國家工程,教材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的問題。前些天,教育部等部門聯合印發《關於教材工作責任追究的指導意見》,強調要嚴肅追究問責,明確教材工作責任承擔主體和追責處理方式。以此為契機,查清“問題插圖”“混入”教材的“軌跡”,進而消除插圖插畫審核把關的盲區,確保發到孩子手裡的是“畫風清正”的教材。這,或許才是防止類似問題複發的關鍵。

  回頭再來看這場風波,完善教材的社會溝通反饋機制也相當重要。當前,我們的教材編寫更多的是一種內部質量的把關,每個人的審美都存在差異,若只考慮少數個體的評估意見,則難免有“以偏概全”之嫌。在教材采用時,讓渡部分選擇權給教師和家長,通過多方力量來評估教材編寫的質量,不僅能有效避免類似問題的產生,也可倒逼編者、出版社重視教材質量,讓孩子們手上的教材更優更好。

  “教材裡有真理、有家國、有靈魂塑造。”過去,我們也曾經歷過教材插圖的“黃金時代”,圖裡的孩子們朝氣蓬勃、積極陽光,令人無限向往。青少年教育無小事,希望出版行業及相關審查部門正視公衆對教材插圖的批評,進一步增強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加強教材和讀物的把關與審核。如此,才能還孩子們一個“畫風清正”的教材和健康成長的未來。(來源:湖南日報 湖南日報全媒體評論員:曹茜茜)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