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外賣“食安封簽”落地有何難?
http://www.CRNTT.com   2022-04-22 20:19:03


 
  記者梳理公開資料發現,近年來,外賣食品安全問題屢屢被曝光,但這些問題到底是出在商家還是騎手,責任往往難以劃分,證據也不好確認。

  “如果商家統一封簽後再交給騎手,封簽開啓後無法複原,這既是對外賣食品的一種安全防護,又能更好地劃分責任。”中國法學會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學研究會副秘書長陳音江說。

  多地相關部門也關注到了這個問題。從今年年初開始,浙江、江蘇、北京、天津、河北、安徽等地陸續出台相關規定或發出相關倡議,要求或提倡使用“食安封簽”。

  但記者近日采訪多地外賣員、消費者發現,大部分商家目前仍然未能按要求“封”上自己的外賣。

  天津市河東區萬達廣場的一條商業街內,有20多個外賣商家。4月12日中午,記者在該商業街一個出入口觀察20分鐘發現,超過300份外賣被外賣員送出,其中有一半外賣直接用普通塑料袋打包,其餘多用紙袋、束口袋包裝,而使用“食安封簽”的外賣不到10份。

  同一個時間段,在與天津相隔100多公裡的北京市朝陽區住邦2000二號樓門口的桌子上,有11份外賣,其中9份由塑料袋包裝,另外兩份由紙袋包裝,沒有一份使用“食安封簽”。

  記者隨後采訪了10位在該小區送外賣的騎手,他們平均一天可以跑20至50單。其中有3位騎手表示4月份以來見過幾次“食安封簽”,其餘幾位都說“從沒見過”。

  同樣很少見過“食安封簽”的還有江蘇常熟居民敵先生,他平均一周點9至12次外賣,主要是快餐、便當等。據他介紹,自3月15日江蘇省餐飲行業協會提出“餐飲外賣服務應盡量采用無接觸配送,提倡使用自制或訂制的專用‘食安封簽’”後,他收到的外賣包裝并沒有明顯變化,“之前有封簽的一直有,之前沒有的現在還是沒有,有些快餐連鎖店繼續使塑料袋包裝,連訂書釘都沒有,更別提封簽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