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以問題為戒,讓教材扎根中國大地、體現中國風格
http://www.CRNTT.com   2022-08-29 16:49:43


  2022年5月,人教社小學數學教材插圖問題受到社會廣泛關注。教育部黨組高度重視,成立了調查處置工作組。在距離全國各地的學校陸續開學的前一周,人教版小學數學插圖問題,也有了調查結果。8月22日,教育部發布調查通報:經查,教材插圖主要存在“不美觀向上”、“不細致准確”、“不嚴肅規範”三方面問題。按照有關規定,對有關單位及27名失職失責人員進行嚴肅追責問責。對插圖作者、設計人員作出相應處理,不再聘請相關人員及其工作室從事國家教材設計、插圖繪制等相關工作。

  除此之外,還有一點非常重要,那就是——教育部已經表態:人教版的小學數學教材插圖重繪工作已經完成,將全力確保2022年9月新學期開學印刷完畢。換而言之,如果不出意外的話,秋季開學之後,學生們將拿到新插圖的教材。

  教材插圖不是單純的教材“輔料”,它與文字教材一樣,也承載著育人功能,能潛移默化地影響到學生的智育、美育,影響到學生的價值觀。很多70後80後都對教材插圖擁有著美好記憶。正因為教材陪伴童年、影響教化,所以今年5月,當人教版小學數學插圖被網上曝光後,才在短時間被公衆輿論聚焦,引發廣泛關注和討論。

  從5月到8月,短短三個月的時間,教育部加大馬力,審查教材插圖問題、聽取專家意見、遴選繪制隊伍、完成教材重繪、處罰相關責任人,不耽誤新教材使用,枕戈待旦,糾錯改新,足可見教育部的重視程度之高。這一點,令人欣慰。

  删除“問題”插圖,拉黑創作團隊,重新繪制插圖,懲戒相關責任人,這些固然必不可少。在此之上更進一步,深挖問題原因,設立反饋糾錯糾偏機制也有很必要;而事實上,人教版小學數學的“問題”插圖,在引發爭議之前就被讀者提出“不美觀”、“不嚴肅”,有誤導美育的嫌疑。但遺憾的是,這一反饋沒有得到足够的重視。或許,人教社編輯部認為,插圖乃專業人士所繪制,外人不足道哉。

  公衆期待著人教版教材插圖通過本次事件能够浴火重生,并不是簡單地删除和重繪,而是人教社應當胸懷寬廣,認真地吸取教訓,對待讀者的建議。教材插圖本身是文化文藝創作,但其所承載的價值理念不只是藝術性,更應該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價值取向,弘揚中華優秀文化,符合大衆主流審美取向,體現中國特色中國氣派,同時,還要扎根中國大地,廣接地氣,廣泛征求意見,秉持低姿態,聽得進意見,正確對待讀者建議。

  我們欣慰地看到,人教社亮明了謙遜的態度,歡迎廣大讀者就教材的各個細節進行推敲,大家可以通過多個渠道進行反饋,他們將讀者的意見建議逐一登記,建立台賬。當然,能否真的落實?大家還需要進一步觀察。總之,我們希望人教社能認真對待讀者意見建議,件件有回複,事事有回應,這才是對“教材啄木鳥”的正確態度。(來源:大河網 作者:黃齊超)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