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小學教材非小事,以嚴肅追責嚴把質量關
http://www.CRNTT.com   2022-08-29 16:46:54


  8月22日,教育部就“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學數學教材插圖問題”發布調查處理通報,通報指第十一套小學數學教材插圖“整體畫風不符合大衆審美習慣,部分插圖人物形象比較醜陋,精神風貌不佳……個別插圖甚至存在錯誤”,對包括人民教育出版社相關負責人在內的27名失職失責人員進行追責問責。通報表示,經調查未發現人教社相關人員與插圖作者吳勇、教材整體設計藝術總顧問呂敬人之間存在經濟利益輸送問題,但亦表態不再聘用吳從事國家教材設計、插圖繪制工作。

  今年5月,有衆多網友吐槽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學數學教材配圖“難看”:插畫中人物眼神怪異甚至病態,不符合中國人正常審美,更有網友質疑插畫“暴露兒童隱私部位”不妥等問題。教育部通報證實,網友此前的吐槽不是個別人的過分“敏感”,措辭克制的官方通報中也坦承涉事教材插圖存在不美觀向上、不嚴肅規範、不細致准確等三方面問題。

  一套進入一代又一代學生課堂的統編教材,毫無疑問一直是未成年人審美情趣、價值塑造的重要參與者。能有如此不嚴謹、不規範的嚴重問題著實令人匪夷所思,有必要追溯和反思教材從創作到編審的全過程中,該有的程序是否履行到位,該負的責任又是否權責分明。對照來看,通報所指涉事教材編寫單位存在的嚴重問題,特別是在“插圖作者的遴選不健全不規範,教材三審三校制度落實不嚴格,內部糾錯制度不完善,對讀者意見不重視,對插圖存在的問題未認真排查、及時整改”等方面,通報措辭均句句有所指,追責、補漏工作也必須有嚴肅的爬梳。

  為因應此番教材插圖問題,人教社在短短數月時間內,就委托第三方權威專業機構嚴格遴選插圖繪制團隊,廣泛征求美術專家、教育專家、一綫教師等有關方面代表的意見建議,對包括上千名小學生,數百名小學數學教師、美術教師和學生家長進行調研……事無巨細的諸多細節性工作是否也隱約指向此前引發爭議的教材在相關具體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比如已經決定不再續聘的多名插圖作者,此前對其團隊的遴選、確定是否經過了足够獨立、專業的程序把關?網友熱議所指插圖作者吳勇與多名涉事呂姓作者的複雜人脈關聯,調查通報“不存在經濟利益輸送關系”。更重要的是,對教材編寫、插圖繪制工作,要秉持此次“應急”教材獨立、專業的遴選標准,以及嚴格的編審機制與程序,用嚴密的制度規範來杜絕學術圈的某種私相授受。

  另一方面,新版教材插圖的繪制,“通過讀者意見反饋郵箱、中小學教材意見反饋平台、讀者來信來電等多種渠道收集意見建議”,如何能長期動態保持相關意見收集與反饋渠道的暢通無阻,可能同樣是確保教材插圖事件不再越拖越大的一個關鍵。媒體報道顯示,此番問題教材已使用近十年,在此期間,不乏師生家長對教材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建議,又為何未引起足够的重視,這也是必須深思的。教育部通報所指“內部糾錯制度不完善,對讀者意見不重視”的問題,人教社又該如何在整改過程中真正落實?

  “提升教材質量是一個千錘百煉、精益求精的過程”,一部使用近十年的教材,也可以因插圖“翻車”,確保教材基礎質量,建立健全讀者意見反饋和動態的修正完善機制非常有必要。(來源:南方都市報)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