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遏制餐飲後厨潛規則,亟須升級監管明規則
http://www.CRNTT.com   2022-07-22 18:51:41


  今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有媒體記者應聘進入必勝客北京和諧廣場店和魏公村店,發現後厨存在多種食品安全問題:餐廳管理人員篡改效期標簽,食材不按時廢棄;員工拆掉外包裝,將過期食材“化整為零”;烹炸用油長期不更換,相關指標超標近一倍等。據報道,今年3月,必勝客北京和諧廣場店曾因食材超保質期,被北京豐台區市場監管局處以沒收違法所得、罰款5萬元的處罰。

  又是熟悉的餐飲後厨潛規則,又是熟悉的侵權“味道”。近年來,媒體記者通過臥底、暗訪等方式,揭露了多家知名餐廳的後厨操作亂象,讓消費者看到了餐飲後厨不可告人的“秘密”和臟亂差的一面。應該說,餐飲後厨篡改效期標簽、使用過期食材、長期不更換烹炸用油等操作手法并不高明,但餐飲後厨是隱蔽的角落,傳統的監管方式難以發現餐飲後厨中的一些問題,難以抓到餐飲後厨的違法違規“現行”。

  因此,一些餐飲商家存有推行或默認後厨潛規則的僥幸心理,即便有監管的壓力和社會監督的壓力,依然屢教不改,在後厨違法侵權的道路上“前赴後繼”,甚至傷疤沒好就忘了疼,不斷逾越食品安全的底綫和消費者的權益底綫。

  餐飲後厨的潛規則并非新問題,但在當前的食品消費語境下,消費者對食品衛生與安全的需求越來越高,對餐飲後厨見不得人的一面越來越難以容忍,餐飲後厨的潛規則也就給食品安全監管帶來了更大的挑戰。監管部門既要通過媒體的監督獲得問題綫索,找到執法監督的切入點,也要對媒體監督的路徑以及媒體發現的問題進行充分思考、研究,借此推動監管規則、措施和方式的完善、升級,封堵監管漏洞,清除監管死角死面,增強監管效能,進一步織密織牢對餐飲後厨的監管網。

  針對餐飲後厨潛規則的隱蔽性,監管部門應跳出傳統監管模式,有的放矢地探索監管新路徑,設計監管新模式,積極解鎖新的監管措施“技能包”,拓寬發現問題的渠道,提升發現問題的能力。監管部門可以在餐飲商家明厨亮灶環節多下下功夫,確保餐飲商家全面落實明厨亮灶要求,確保餐飲後厨的每一個角落、每一個員工、每一份食材(或半成品、成品)、每一步操作都在明厨亮灶的監督視野中。另外,可將餐飲後厨的視頻監控系統與監管部門對接,實現監管部門的實時在綫監督,也釋放明厨亮灶機制的震懾、警示效應。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