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日本新型坦克專為城市戰設計 性能不突出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8-29 11:33:59  


 
  事實上,在野戰條件下的坦克戰當中,如果被對方的炮口對著自己的側面,那就只有聽天由命了,因為目前世界上任何一種坦克的炮塔側裝甲都經受不住哪怕是105毫米坦克炮在2000米上的一擊,日本新型坦克也不可能例外。在增強防護能力方面,大多數國家首要考慮的正面防護,在傳統野戰條件下的坦克戰中,很少能有射擊敵坦克側面的機會。任何一個車組只要不是活得不耐煩了,就會盡全力避免將側面暴露給對方坦克,所以側面防護一般是次要考慮的。但日本新型坦克卻將炮塔側面防護甚至是履帶防護上升到一個很高的重視程度,這顯然不是為了對付坦克炮發射的穿甲彈,而是抵禦火箭筒、輕型反坦克導彈等步兵武器,而坦克最容易遭遇這些武器的場合正是城市作戰。

  在最近幾場現代條件下的城市作戰,如車臣戰爭和伊拉克戰爭後期的“治安戰”中,原本以野戰條件下坦克戰為主要目的設計的主戰坦克,如T一80和M1A2都顯得有些“水土不服”,多次被武裝分子用火箭筒、輕型反坦克導彈甚至大威力土造地雷、“路邊炸彈”等“低成本”武器擊毀。但在現代條件下的城市作戰中,沒有坦克的火力和裝甲保護,則很容易使己方步兵成為任由敵方隱蔽火力屠殺的對象。這使得很多國家轉而開發或改裝以城市作戰為主要目的的坦克,例如“豹”2A6的改進型“城市豹”和“勒克萊爾一城區行動型”。這些型號的共同特征就是強化炮塔側面的裝甲防護并采用幾乎完全覆蓋負重輪的側裙板,保護炮塔側面和履帶免受火箭簡和輕型反坦克導彈之類武器的攻擊,日本新型坦克也具備了這些“城市戰坦克”的典型特征。

  有人提出日本新型坦克的炮塔與“梅卡瓦”有頗多相似之處,甚至稱其為“小梅卡瓦”,而“梅卡瓦”的一個主要任務就是巴以衝突中的“治安戰”。如果按照這個思路往下推,那麼日本新型坦克的“短”和“窄”也正是為了能更好地在城市中較狹窄的道路上行進和轉彎,重量的減輕也使其能够通過更多的城市橋梁。在城市作戰中,如果要作為步兵的直接火力支援平台,那麼44倍口徑主炮顯然是綽綽有餘。即使在城市中遭遇對方坦克,由於建築物的阻擋,也很難在遠距離上射擊目標,因此長身管主炮的作用并不明顯(這也是蘇聯紅軍在解放維也納的戰鬥中,蘇軍的美援“謝爾曼”坦克輕鬆地擊毀多輛德軍“黑豹”、自身卻無一損失的原因。這在野戰條件下幾乎是不可能的)。因此,日本新型坦克選用44倍口徑主炮并不擔心火力不足。事實上,在日本防衛省的宣傳資料中,也著力宣傳了日本新型坦克的“反游擊能力”。

  從目前情況看,90式坦克的性能即使再過十年,在世界範圍內都是比較先進的。加上現在日本又沒有現實的陸上威脅,所以90式坦克并不用急著“退休”。因此,筆者認為日本新型坦克未必會用來替代90式坦克,而更可能用來替換中央和西南方面隊(近似於軍區)目前仍在使用的74式坦克。日本新型坦克的重量和尺寸與74式更接近,也更適合原先裝備74式坦克的部隊換裝。近來日本陸上自衛隊還積極地著手組建了“可以用於海外行動”的“高機動旅團”,這些旅團也有可能裝備這款日本新型坦克。

  行文至此,對於日本新型坦克的大致情況似乎已經比較明了。然而,如果日本新型坦克真的如筆者所推測的那樣,主要用於城市作戰而開發,那麼,這種坦克又要到哪裡去進行“城市戰”呢?難道目前沒有陸上威脅的日本陸自還需要用新型坦克來防守東京和大阪嗎?如果日本新型坦克有朝一日會隨著日本陸上自衛隊(如果那時的名稱還是“陸上自衛隊”的話)開進別國的城市,那麼對這支軍隊乃至日本來說又意味著什麼呢?這些都是需要考慮的問題。(來源:《現代兵器》雜志第5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