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日將制定新“防衛大綱” 周邊島嶼是控制重點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8-23 11:23:44  


1月13日,日本陸上自衛隊隊員在千葉縣習志野參加演習。當天,日本陸上自衛隊的約400人和20架飛機參加了一年一度的新年演習。(資料圖)
  中評社北京8月23日電/《青年參考》報道,2009年,日本政府新一期的“防衛計劃大綱”將出台,這是日本未來軍事力量調整的重要指導綱領。據日本媒體報道,大綱改革的一個重要內容,是將原來陸上自衛隊的5個方面隊,合編成統一指揮的“陸上自衛隊總隊”。8月19日,日本防衛省防衛研究所研究員、中國軍事問題專家平鬆茂雄,在《正論》期刊上發表文章,否定日本現行的防衛戰略,稱“日本應該明確加強對周邊島嶼的占領”。 

  陸上自衛隊五部合并 

  陸上自衛隊是日本自衛隊中人數最多的組成部分,是保衛日本的最主要力量。根據日本國土的特點,陸上自衛隊被分為北部、東北部、東部、中部、西部5個方面隊,各自負責相應區域,獨立行動。這種管理模式是日本在二戰結束時創立的,意在應對盟軍登陸日本本土後的地面作戰。 

  但隨著恐怖主義在世界範圍內擴散,這種分散管理的模式很難應對恐怖襲擊、游擊作戰等新型戰爭手段的挑戰。因此,日本防衛省決定將陸上自衛隊5個方面隊的指揮系統歸於一體,設立“陸上總隊”,提高陸上自衛隊整體作戰的靈活性。 

  平鬆指出,陸上自衛隊的分散部署不僅不適合現在,即使在二戰中這種理論也是完全錯誤的。日本是一個島國,只有本州、北海道、四國、九州4個大一點的島嶼,敵人用飛機轟炸、加上軍艦的攻擊,就可以控制所有陸地,軍國主義者叫囂的“本土決戰”根本就是謬論,不可能發生。 

  二戰末期,日本皇室因為安全原因移居長野縣鬆代的山中,大批軍國主義分子也藏匿在這一區域,宣揚“就算日本變成焦土,也要繼續戰鬥,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平鬆說,“我當時14歲,還是個‘軍國少年’,所以記得很清楚。可是,日本士兵終究沒有‘玉碎’,隨著美軍占領衝繩群島、原子彈在廣島、長崎爆炸,天皇宣布投降。衝繩戰役中,日軍以慘烈犧牲為太平洋戰爭畫上了句號。” 

  平鬆說,“無論衝繩戰役中士兵是如何犧牲的,有沒有軍隊的自殺命令,對現在的日本人來講,最重要的事情是絕對不能讓歷史重演,不能讓陸上自衛隊有在本土作戰的機會。”1945年3月,美軍登陸衝繩後,大量日本士兵和當地村民集體自殺,日語中從此多了一個詞“集團自決”。但是近年來,一些戰爭的幸存者和日本學者不斷指出,軍隊是因為受到了上級的自殺命令,村民則是因為被軍隊逼迫、或者欺騙才自殺的,這是強制性自殺,根本不是“集團自決”。 

  周邊島嶼是防衛重點 

  為了防止戰火蔓延到日本本土,平鬆為日本防衛省開出了總藥方——明確國土領域。 

  日本的陸地面積雖小,但擁有是陸地面積12倍的海洋,居世界第6位。這得益於日本分布在太平洋中的各個島嶼。同時,這些島嶼也是日本防衛戰略的重點,但大多和鄰國存在爭端。 

  “必須強化控制離岸島嶼” 

  平鬆認為,日本防衛戰略的基本出發點,應該定位為“保護包括日本海域、上空和相關島嶼的領土完整”,簡單地說,就是堅持對離岸島嶼的防衛。 

  他說實際情況是,除了衝繩島,日本大部分的離岸島嶼都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中,日本自衛隊沒有在任何一個島嶼上駐扎。平鬆指出,日本必須轉變現行的防衛戰略。不僅僅是改變陸上自衛隊的編制,還要縮減陸上自衛隊的規模,改變以北海道為中心的駐扎格局,將自衛隊成員分散到離岸島嶼,還應該設立由海上自衛隊和航空自衛隊組成的,可聯合作戰、具備高度機動性的小規模力量。 

  “無論如何,日本不能老是看著鄰國的臉色行事,應該狠下心來,將自衛隊的力量延伸到周邊的海域和上空,這是日本面臨的最緊要問題。如果等到敵人登上日本本土,一切都晚了。”平鬆說。 

  參考資料:日本防衛計劃大綱 

  日本第一期防衛計劃制定於1977年。經過戰後30多年的發展,自衛隊顯現雛形,於是丟掉以前的“防衛力量整備計劃”,開始制定“防衛計劃大綱”,根據國際形勢的變化進行修改,并據此制定五年期“中期防衛力量整備計劃”。 

  1996年,日本認為冷戰結束後,來自北方俄羅斯的威脅逐漸減少,中國、朝鮮的軍事實力不斷增強,於是修改防衛計劃大綱,將陸上自衛隊主力移向日本西部。2005年,日本再次改定大綱,增加了“裝甲師團”、“中央快速反應集團”和“地對空導彈部隊”等高科技作戰部門。2009年,日本防衛省將第三次大規模修訂防衛計劃大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