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美《外交》雜志:擁抱中國,西方才有未來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2-26 09:01:12  


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僅次于美國。新華社製圖
  中評社香港12月26日電/上周末,《新聞周刊》以年終特刊的形式大幅報道中國。無獨有偶,美國《外交》雜志也以“中國”為2008年1月-2月號的關鍵詞。

  該雜志通過一係列文章分析了中國的民主化進程、對世界秩序造成的衝擊和新的外交政策,指出“美國領導的國際秩序既可以保持主導地位又可以整合進更加強大的中國,前提是華盛頓現在開始加強雙邊秩序”。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研究所所長袁鵬向東方早報記者指出,專題主筆是清華大學經濟和管理學院及全球領導力項目負責人、美國布魯金斯學會主席約翰·L.桑頓,他的觀點與曾經推動中美建交的基辛格和提出“負責任的利益攸關方”的佐立克一脈相承。

  中國民主在進步

  專題一開始就發出疑問:“中國的政治開放能夠走多遠?它的經濟和軍事力量能夠成功地被整合進現有的世界秩序中嗎?”

  在題為《長此以往》的主打文章中,桑頓首先肯定了中國政治的“進化”。“中國領導人守著對人民承諾了百年民主誓言”。盡管中國領導人不以西方人的方式看待民主,文章承認,他們的確支持地方選舉、司法獨立和對官員的監督。

  桑頓認為,西方需要更好地理解中國民主化進程今天所處的確切位置。十多年來,全國農民持有選舉村幹部的選票。

  文章進而闡述了中國地方選舉制度近年來的發展並列舉一些例子,表示“公開推選”係統是一種在選舉地方領導人時引入競爭和透明措施的方式。

  文章還指出,中國領導人近年來在黨內推廣競爭性選擇上也作出了努力。一些專家相信“黨內民主”的發展對于中國的長期政治改革比地方政府的選舉實驗更有意義。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