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朝鮮日報:韓國急需“中國通”金融專家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2-04 14:39:09  


  韓國《朝鮮日報》12月3日刊文《韓國急需“中國通”金融專家》,原文如下:

  不久前在首爾舉行的世界知識論壇(World Knowledge Forum)列舉了5個關鍵詞,它們分別是“亞洲”、“金融”、“移動通信”、“人才培養和領導力”、“氣候變化和能源”。這意味著,個人、社會以及國家的財富大小取决于如何運用上述5大關鍵因素。

  韓國政府爲了把韓國打造成金融强國一直在構思具體的計劃,幷接連發布了支援金融公司進軍國外的政策。而進軍以亞洲爲中心的新興市場,也是國內金融公司的最大話題。爲明年新政府進行韓中自由貿易協定(FTA)協商做准備,很多機構都在研究開放商品領域乃至開放包括金融領域在內的服務領域的對策。

  筆者正在研究關于韓中FTA協商的金融服務。在筆者的角度來看確實有幾點值得擔憂。在今後協商的過程中,被認爲是中國最爲薄弱的金融市場能否對韓國開放固然是一個問題。可即便真的開放了,韓國是否擁有足以獲取這一開放果實的“中國通”金融專家,也是一個問題。

  至今爲止,我們一直在輕視中國金融,認爲那只是社會主義體制下的落後金融體系。爲此“中國通”金融專家的數量屈指可數。下面具體地說明一下,擁有“中國通”金融專家的必要性。

  第一,用自由主義市場經濟的金融理論去理解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特有的金融制度,會有局限性。因爲大多數金融公司爲政府所有,在决定利息、匯率和股價等價格時,政府的一句話會起很大的作用。第二,熟練運用當地語言在開拓海外市場時最爲重要,在忌諱使用英語的中國,這一點更爲突出。如果不能熟練運用當地語言,順利穩定地占領市場必然會很難。對于以中國的企業和個人爲對象進行的零售銀行業務則更是如此。第三,在中國的真正的競爭力是在理解當地的曆史和文化的同時形成的。考慮到很多業務是建立在“關系”基礎上的,所以在當地建立强大的人際關系網是增强實力的最重要的武器。

  解决這類問題的方法可以是在最近成立的韓國科學技術院金融大學院內,開設中國金融專業課程,或是利用專門培養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人才的相關補習班。當然,在中國當地培養人才是最好的。但是,如果一綫金融公司沒有足够的人才來運用,可以與已開設幷正在講授金融MBA課程的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中國大學合作,開設相關課程,通過在綫或周末授課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减少在當地的學習時間,幷培養出專門人才。

  今後,與中國展開的金融競爭比我們想象得來得還要早,取勝的關鍵就在于誰擁有更多的核心人才。政府能够預測未來的變化幷制定相應對策進行引導和支援,所以急需政府發揮應有的作用。(來源:環球網)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