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長江十年禁漁,這些改變與你我相關
http://www.CRNTT.com   2021-02-27 11:08:55


 
  “大家可能不知道,我曾是最先反對十年禁漁的人。”馬毅笑著告訴記者,2006年,曹文宣院士寫信向原農業部建議十年禁漁後,他第一時間登門拜訪,向曹院士解釋情況、做工作。

  “一是漁民退下來怎麼辦?我們現在建檔立卡的漁民是23.1萬人,但當時的漁民人數遠不止這個數字,他們上岸之後的安置很成問題。二是這麼大的江面,當時漁政執法機關的力量很薄弱,根本管不住。”那時候,在馬毅看來,十年禁漁雖然很有必要,但條件還不成熟,人們的觀念也普遍跟不上。

  “黨的十八大以來,長江的生態保護迎來了轉折。隨著許多重要舉措落實落地,實施長江十年禁漁的物質基礎和認識基礎也越來越完備。”馬毅感慨道。

  2016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召開的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為長江治理開出了治本良方,提出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率先在長江流域水生生物保護區實現全面禁捕”;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建立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補償制度”;2019年,長江流域的332個水生生物保護區退捕;2021年1月1日,十年禁漁終成現實。

  為了保障退捕漁民生計,截至2021年1月31日,禁捕退捕補償補助資金251.67億元已全部落實到位;重點水域已落實轉產轉業129743人(占需轉產轉業基數的99.76%),落實社會保障171626人,退捕漁民社會保障任務全面完成。

  在曹文宣看來,十年禁漁不光是保護魚,也是在幫助漁民改變生產生活方式。“長江‘無魚’,形象一點講,就是漁民用合法的大網眼漁網捕不到魚了,只有用‘絕戶網’、‘迷魂陣’、電魚等非法手段才能捕到一點小魚。這樣,長江捕撈業就像走進了‘死胡同’。”

  宋彬是土生土長的重慶江北區人。十多年來,他一邊捕魚,一邊經營江上的餐飲船。隨著餐飲船越開越多,宋彬感覺長江變了,“江面上不時漂浮著一次性餐具,魚不僅越捕越少,還帶著一股‘柴油’味。”

  2018年,宋彬響應政府號召,帶頭拆解了餐飲船,靠補償款在岸上不遠處開了一家老宋家魚館。如今,魚館的生意不僅越來越紅火,4名和宋彬一樣的退捕漁民也加入魚館工作,在岸上過起了安穩的好日子。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