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長江大量岸電資源遭閑置浪費
http://www.CRNTT.com   2021-01-21 16:09:33


  中評社北京1月21日電/據中國經濟網報道,防治長江港口區域船舶大氣和噪聲污染,是保護長江生態環境的重要舉措。近年來,國家通過財政補貼等方式,在長江港口碼頭大力發展船舶岸基供電技術(以下簡稱“岸電”),沿江主要港口碼頭普遍安裝了岸電設施。

  《經濟參考報》記者日前在重慶、湖北、安徽等省市的港口碼頭調研發現,受岸電不能用、不好用、不划算等因素影響,大量岸電設施建好之後“曬太陽”,不但造成建設資金浪費,還讓港區大氣和噪聲污染難以消除,這一長江大保護的重要基礎設施不能完全發揮作用。

  建好之後“曬太陽”大量岸電被閑置

  記者調研發現,一些碼頭岸電利用率相比2019年大幅提升,但除了游輪等客運碼頭,其他碼頭岸電使用絕對量較低,“曬太陽”情況相當普遍。

  “長江黃金2號”游輪一靠上湖北宜昌秭歸港茅坪游輪碼頭,就接上了港口的岸電。靠泊的船舶依靠岸電供能,沒有黑煙,聽不到噪音,成本也降低了。游輪載客量大,靠泊時間較長,能耗和污染物排放量也較大,岸電推廣使用帶來的綜合效益突出。

  “以前用燃油發電,一到晚上噪音特別大,旅客的體驗感差,產生的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硫對環境造成污染,費用也高。”重慶冠達世紀游輪有限公司總經理陳長俠說,“現在用上了岸電,船一進港所有的用電都由碼頭提供,省時省力省成本,又保護了長江生態。”

  交通運輸部綜合規劃司副司長蘇傑近日在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長江經濟帶累計建設完成了4700個岸電泊位,超額完成了長江經濟帶港口岸電布局方案任務,岸電使用率顯著提升。

  不過,相比游輪等客運碼頭,其他碼頭岸電卻普遍存在“曬太陽”情況。在武漢陽邏港二期碼頭,一艘集裝箱船正在進行裝卸作業,船舶發動機發出轟鳴聲,排氣管裡冒著黑煙。不遠處,已經建好的岸電卻在閑置。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