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華南虎照終現形 造假獲罪不能僅只周正龍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7-02 20:38:20  


 
三、利欲熏心一錯再錯 重創政府公信力

1、過度介入虎照事件 政府部門遭受信任危機
  一起本來是由一個老實巴交的農民製造的粗糙的造假事件,最後却演變成了一個嚴重的政府公信力危機,從“虎照”發布迄今,那麽多網民之所以死死咬住“周老虎”不放,是把這當作了對政府公信力的一種考驗,是全國的媒體與民衆一起和某個組織的弄虛作假、某個部門的知錯不改、某級政府的誠信缺失的鬥爭。(湖北荊楚網)

  回顧“周老虎”事件的處理方式,值得反思之處甚多。從政府機關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發現華南虎,到政府機關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詐騙案件偵查終結,顯而易見的,是政府的力量無處不在。人們有理由追問,是誰讓政府的權力如此龐大,是誰讓政府在這一事件中扮演關鍵性的角色?事實上,從技術上戳穿周正龍的伎倆幷不是一件難事,但陝西省林業廳爲著自身利益,先是混淆視聽,企圖蒙混過關,繼而在公衆質疑之下依然頑抗,拒不認錯,直到最後被省政府調查組查出真相,最終才灰頭土臉,一敗塗地,其誠信已經喪失殆盡。(重慶華龍網)

  作爲一起公共事件,“周老虎”結局是多輸的。一紙假虎照拉下一堆官帽:陝西省林業廳副廳長朱巨龍、孫承騫,野生動植物保護處處長王萬雲、信息宣傳中心主任關克,鎮坪縣經貿局局長謝坤元、林業局局長覃大鵬等人遭免職或撤職,虛擬勘驗報告的鎮坪縣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站幹部李騫甚至被行政開除。然而較之于被他們抹黑的政府形象,這些處分遠遠贖不回已經遍體鱗傷的政府公信力。而且,真相被蒙蔽的時間越久,公信力的透支愈嚴重,政府在修復公信力方面支付的成本就越高。即便是陝西省官方的最後定論出來,也幷未消除很多民衆心中的疑惑。(北京國際在綫網)

  圍繞著華南虎的紛爭,早已超出了野生動物保護的範疇,演變爲公權力在其中到底扮演了何種角色的追問。有評論指出,“周老虎”的核心問題之一,幷不在于照片真假,甚至也不在于個別地方官員是否親自參與了造假,而在于地方政府、公權力怎麽會如此輕易被周正龍、或者是他的照片團隊給整體綁架了,不惜將公信力、職業操守、規章拋到九霄雲外來爲其保駕護航。(上海新民網)

2、受“蒙蔽”長達九個月 政府應對危機備受質疑
  周正龍版假老虎的出籠,情節與安徒生童話《皇帝的新裝》有著驚人的相似:絕大多數網友一眼就能看出的假虎,竟然可以熱熱鬧鬧逍遙達9個月之久。面對網友的一波又一波的質疑,以原陝西省林業廳副廳長朱巨龍、陝西省林業廳信息宣傳中心主任關克爲主的陝西省林業廳官員一再以個人名義發表“挺虎”言論,甚至盲目荒唐地用烏紗“腦袋”作賭注。其間無論有多少專家(包括國外專家李昌鈺)參與鑒定幷早就作出假照的結論,他們竟然可以置之不理,是什麽利益可以如此蒙蔽他們的理智?或者說,他們到底是真無知,還是背後另有猫膩?(湖南紅網)

  華南虎的畫皮已被剝離,但在畫皮背後,政府誠信危機下的脆弱應急機制却日益顯露。“政府在處理華南虎事件中,是完全可避免出現誠信危機的。”陝西省委黨校政治學教研部副主任李延長副教授認爲,政府至少錯失3次化解誠信危機的良機,“這種錯失的實質反映出政府在公關危機中的脆弱應對機制”,“尤其是忽視了網民的意見”。(四川《華西都市報》)

  2007年10月,陝西鎮坪發現華南虎的消息正式出爐,隨即出現了衆多質疑的聲音。在這一階段,反對方還沒有找到切實的證據,網絡上,網民根據目測發現虎照老虎的影像有些不正常。質疑剛剛開始,還不具備一定的規模,這是一個政府危機處理的有利機會,如果能够及時面對質疑,事情可能很容易得到解决,“當網絡質疑變成媒體質疑時,政府發現已經晚了”。(上海《新聞晚報》)

  第二次化解危機的時刻是年畫虎被網友披露後,由于網絡和媒體質疑有了進一步的依據,政府在這時的正確做法應是組織相關機構重新進行調查,隨時公布每個階段的調查結果,發布調查進展的信息,“但遺憾的是相關部門幷沒有這麽做,誠信缺失已經達到了很危險的地步。”(江西今視網)

  今年2月,陝西省政府對省林業廳擅自召開新聞發布會給予嚴厲批評,李延長認爲這是政府挽救形象的開始。此後,政府通過內部程序重新審視華南虎照片事件,公安部門隨後運用刑偵手段、監察手段進行調查,“可以說,政府此時才找到自我救贖的大門。”(北京環球網)

3、整風大會幹部酣睡 虎照教訓恐將重蹈覆轍
  鑒于“華南虎照”的惡劣影響,6月30日下午,在華南虎照片事件公布調查結論後的第一個工作日,陝西省政府召開了處級以上幹部大會,通報有關情况,同時啓動省政府機關作風整頓教育活動。雖然這一舉措的出發點很好,但在會場上,不少幹部旁若無人地睡覺,而且睡相千姿百態,蔚爲壯觀,讓此次整風大會的效率大打折扣。(四川《華西都市報》)

  “周老虎”事件搞得臭名遠揚,有關部門和官員是應該深刻吸取教訓、整頓作風。但是,只有把涉及相關部門、官員的問題一一搞清楚,幷讓他們承擔相應的法律、行政責任,大家才能吸取教訓。如果不是這樣,而是“錯誤人人有份”,未必能“治病救人”。出了問題,不嚴查相關人員的責任,而是所有幹部都要吸取教訓、整頓作風,這是典型的“一人有病,大家吃藥”的老套路。如今,在某些地方,每當問題發生後,就來一個“運動”,大家都檢討、反思、整改,但是,如果總是搞成“運動”式的,看起來聲勢很大,却有可能讓最該負責任的人趁機逃脫。因此,“大鍋飯”式的檢討、整頓應該改改了。(山東《齊魯晚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