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中國看病“最不難最不貴” 拷問醫改理性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2-27 10:17:47  


 
一、看病最不難最不貴 一石激起千重浪

1、看病不難不貴 衛生局副局長高論驚天下
  2月18日,在廣州市“兩會”上,政協委員、廣州市衛生局副局長曾其毅爲看病難和看病貴“把脉開方”——“我走遍全世界,看病最不難是中國,看病最不貴是中國。老百姓老要自己掏錢(看病),所以覺得貴,但出不起不等于貴。”因爲“在中國,專家門診的診金是7元,但是國外要請一個醫生看病,診金是300元”。他認爲,(看病貴)是國人的價值觀在作祟——“大家對生命、醫療技術不够尊重,所以就覺得看病貴,修一個人一百多塊覺得貴,修一個機器、換一個汽車零部件要幾千塊錢却沒人覺得貴”。(廣東《南方都市報》)

  當前,醫療、教育、住房這三大難題早被民衆稱爲“新三座大山”。老百姓特別是農村老百姓看病的普遍狀况是“小病挺,大病挨,不行才往醫院抬”,而大醫院昂貴的治療費用,對老百姓來說是難以承受的天文數字。有民謠說:“辛辛苦苦幾十年,一病回到解放前”、“小康小康,一場大病全泡湯”、“救護車一響,一頭猪白養;住上一次院,全年活白乾”。而且“看病貴”問題在高層當中亦是共識,就連時任衛生部部長高强也在全國兩會上深惡痛絕地說:“虛高藥價簡直就是對百姓的生吞活剝”。于是,此一“看病最不貴是中國”的“看病”價值觀,無疑顯得驚世駭俗,極具顛覆性。(上海東方網)

  但問題在于,曾副局長的生命價值觀的建立存在著太多漏洞,譬如,他說自己“走遍全世界,看病最不難是中國,看病最不貴是中國”,這顯然是明顯的誇張之言,我們只需問一句:曾副局長可曾到過印度?衆所周知,印度從1949年就建立了全民免費醫療制度,幷且將“免費醫療”寫進憲法,幾十年來,印度在全國建立了7萬多個初級醫療中心、醫院、社區醫療中心等。所有病人到這些公立醫院看病,從挂號、手術到藥品各項服務一律免單。難道“全民免費醫療”的印度還不是看病最不難、最不貴的國家,而“(費用)全部由病人自己出”的中國倒是看病最不難、最不貴的國家?(山西《三晋都市報》)

2、官員言論輕佻 以“富人價值觀”解讀“看病貴”
  爲了論證“看病最不貴是中國”這個論點,曾其毅說:“在中國內地,全國一流的專家挂號費只要7元錢,而在中國香港挂號看一次病要300元,在加拿大要25加幣。”可是曾副局長應該知道,2007年香港的年人均收入高達3萬美元,是內地城鎮居民年人均收入的15.6倍,是內地農村年人均收入的52.5倍;加拿大的人均收入是5萬加元,相當于35萬元人民幣,是中國內地城鎮居民年人均收入的29.4倍,是中國內地農村年人均收入的85.4倍!(安徽《合肥晚報》)

  在中國,享受不到最基本醫療保障的是窮人,正在享受奢華醫療服務的是富人。且不說在中國專家門診的診金是7元屬極個別例子,即使診金是300元,對于富人階層也幷不感到貴,但7元錢的專家門診診金對于不少農村地區的人來說却可能不便宜。應該看到中國正在用2%的世界衛生資源解决22%世界人口的醫療衛生問題,解决大多數人基本醫療保障是中國醫改的既定取向,讓大多數人承擔起超越其自身承受能力的醫療費用,正在成爲中國的社會問題,用“富人價值觀”解讀中國絕大多數人認同的“窮人治病貴”現象,作爲政府官員的親民理念何在?(陝西《華商報》)

3、立論荒唐無稽 看病豈能等同于喝茶修車
  曾其毅還認爲,所謂看病難與看病貴,實乃國人的價值觀有問題。他爲此打了兩個比方:“喝一次茶要多少錢?大家對生命、醫療技術不够尊重,所以就覺得看病貴,修一個人一百多覺得貴,修一個機器、換一個汽車零部件要幾千塊却沒人覺得貴,這是價值觀不對。”(江蘇《現代快報》)

  曾其毅用“喝茶”、“修車”類比治病救人,暫不論這樣的比喻是否恰當、是否有悖尊重生命的道德取向,我們只需回應,多數中國人是喝不起茶樓的茶,而是十幾元一包的茶要喝好一陣,更不是人人都擁有私家車,多數人只能用幾塊錢換一個自行車零件。曾先生忽略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感到看病貴的人,幷不是那些可以經常到茶樓喝茶、以私家汽車代步的人,而是那些爲子女學費發愁、爲化肥農藥擔憂、爲住房問題睡不著覺的城鄉中低收入人群。(貴州華龍網)

  現實中確實有很多人喝茶花上百、換汽車零件要幾千不嫌貴,可那很大程度上是少數人的消費,而生病却是每個人必須面對的。醫療是一種生活必需品,生重病了不看病就會失去生命。既然是必需品,人們對價格的感覺當然會非常敏感,所以政府必須盡可能維持這些公共必需品的低價,盡可能讓每個人都消費得起。(北京《中國青年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