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暴雪頻繁交通癱瘓 春運危機考驗中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1-30 15:41:50  


 
四、春運之苦何時了 困局在於經濟失衡


1、春運規模世界咋舌 區域經濟發展失衡使然
  2006年春運從2月2日到3月31日爲期四十天,根據鐵道部估計,高峰期間的十八天,每天運輸旅客超過四百萬人次,其中九天超過450萬人次。換句話說,單是這18天運輸的旅客就近億人次,恐怕是全球絕無僅有。而今年春運期間透過鐵路運輸返家人潮,預計超過一億。解决“春運”難題,一直是中國政府交通部門年底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大交通基礎設施投資、加大運力的投放,成爲每年春節前後的“關鍵詞”,但即使如此,中國的春運“窘局”年年繼續。(北京中國網)

  事實上,中國轟轟烈烈的人口遷徙,主要根源于中國經濟發展的內部失衡,正是中國出口導向的外向型經濟發展戰略,才使中西部勞動力背井離鄉,拋家弃口,每年“候鳥”般地東西遷徙。毫無疑問,如果中國不從根本上扭轉目前東部和中西部、內地和沿海的經濟發展失衡格局,那麽,中國式的春運,將同“有錢無錢,回家過年”的中國式“鄉愁”,永遠延續。(河南大河網)

  中國春運始于哪一年無從可考,但在中國人的記憶中,春運基本上與“民工潮”基本吻合,在此前,中國春節的旅客,多是跳進“龍門”的游子和負笈他鄉的學子,而自中國走上外向型經濟的戰略後,來自中國中西部的青壯年勞動力成了春運中的“主力軍”。據不完全統計,中國現在已有1.2億的打工大軍,而且每年以500萬的速度擴張。而正是這些每年“候鳥”般遷徒的民工,才使價廉物美的“made in china”主宰了全球的消費品,而正是這些背井離鄉的勞動力,才使中國三十年的經濟轟轟前行、人口紅利哺育“全球”。(英國《金融時報》)

2、春運回家難,何時是盡頭
  1月22日,鐵道部發言人王勇平表示:“我國鐵路事業發展的成就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到2010年,我國快速客運網將達到20000公里以上,春運緊張狀態將明顯緩解”,“春運是歷史發展進程中的事情,也將伴隨歷史的發展獲得圓滿的解决!”(江西大江網)

  王勇平發言人說的可能是實情,但今年春節買不到票的百姓能靠望梅止渴嗎?緩解春運難,鐵路部門又做了什麽努力?鐵道部作爲春運主管部門,與其爲百姓們描繪美好的願景,還不如做點兒眼前事,先把鐵路內部的票務系統理順,讓百姓能够在公平的條件下買到票。(北京《中國證券報》)

3、壟斷行業罔顧民生 春運困局恐難根本解决
  據1月27日《新快報》報道,廣州開往衡陽的N608次列車由于受大雪影響滯留在一個小站上。由于車上食物供應緊缺,盒飯賣到了50元,礦泉水10元一瓶。大雪阻路,已是不能承受之重,那麽趁機宰客,無疑更成爲雪上加霜。無論如何,雪灾不應成爲漲價的藉口,必須有某種及時的監管,以杜絕發“灾難財”的現象出現。這同樣是灾害應急的題中之義。(河北《燕趙都市報》)

  必須强調的是,中國的鐵路是國有企業,它的基礎設施是國家以舉國之力,在幾十年的時間裏不斷投入人民的血汗錢建成的,它所提供的服務,也具有很强的公共物品的性質。因此鐵路不能單純地向利潤負責,同時還應該向人民的福利負責,更需要向政治負責。在春運期間,使億萬民衆能够順利地回鄉與親人團聚,這就是最大的政治。而且越是在出現雪灾、凍雨這樣的天灾時,鐵路就越應該顯現出其作爲國有企業的風骨和政治本色——只有這樣,“人民鐵路”才無愧于前面的“人民”二字。但從“天價盒飯”這一事件中,我們却很遺憾地看到,鐵路方面交出的答卷幷不及格!(江蘇《江南時報》)

  鐵道部門利用壟斷優勢和行政霸權,差不多把所有的春運代價都推到了乘客身上,自身的那部分利益却雷打不動,甚至把此作爲贏利機遇。最典型的表現即春運漲價,漲價的理由已經被輿論批得體無完膚,筆者只想說的是:既然春運擁擠是國情,那麽這個國家中的每個人都得承受這種代價,而鐵道部門拿什麽來承擔呢?春運國情代價需要大家共同承擔,不能只讓老百姓在列車上擁擠不堪,而鐵道部門却在一旁賺得盆溢鉢滿。(上海東方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