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老戲新唱傳昆腔 雅韵牽動中華情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6-24 16:18:57


 
  為排演該劇,浙江昆劇團派“萬”字輩青年演員王靜、鮑晨專赴上海,向著名昆劇表演藝術家梁穀音、計鎮華學習了該劇的傳承劇目。導演林為林在傳承的基礎上,以“古不陳舊,新不離本”的理念重新在表演及綜合藝術上加以調整,使該劇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新的展現。其中,青年演員王靜在戲中扮演田氏和孝婦兩個角色,包含了六旦、閨門旦、正旦、刺殺旦四個行當,青年演員鮑晨在劇中扮演莊周和楚王孫兩個角色,包含了老生和小生兩個行當。青年演員田漾、朱斌在劇中扮演大蝴蝶、小蝴蝶、骷髏,以副醜、文醜、武醜的形式出現,扮演“幻化”的優秀青年演員胡立楠則以淨行來展示。這是浙昆“萬”字輩演員從藝十餘年來,第一次完整地展示他們的藝術面貌。

  這是一場讓編劇古兆申追逐已久的《蝴蝶夢》。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一千多年前,李商隱將莊周的“蝴蝶夢”寫進了詩句。宋、元、明、清,歷朝歷代關於“蝴蝶夢”的戲文源遠而流長。編劇古兆申從清代嚴鑄所編寫的傳奇《蝴蝶夢》中,選取了其中《嘆骷》《煽墳》《毀扇》《吊奠》《說親》《回話》《劈棺》七折貫穿全局,重新整理編寫了本次演出的版本:莊周修道,歸家途中打瞌睡,夢見骷髏一段點化,感慨萬千;又見孝婦扇墳,更覺世間情薄。為試妻子田氏之心,莊周裝死,幻化美少年楚王孫迷惑田氏。果然田氏愛戀王孫,欲結鸞鳳,為救王孫頭痛之病,竟斧劈莊周取其腦髓救王孫性命,莊周在劈斧三響中驚醒,原來是一場大夢。

  這是一場讓昆曲義工樊曼儂追逐已久的《蝴蝶夢》。

  那晚,香港文化中心的劇場裡,還有一位特殊的觀眾——吹笛人室內樂團的創始人、稱為台灣的“長笛教母”的樊曼儂,她還是台灣重量級的藝術經紀人與出版人,曾榮獲第25屆傳藝金曲獎出版類特別獎大獎。

  “但很少人知道,樊曼儂是台灣重要的昆曲推手。”浙江昆劇團副團長王明強說,上世紀90年代以來,樊曼儂不僅推動大陸昆劇院團到台演出交流,助力彼時正處於低谷中的昆曲界走向復甦,她還是昆曲進入校園的首位推廣者之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