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假文物充斥市場:拍賣行為利益知假賣假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5-19 10:10:33  


 
  但對於修改《拍賣法》,王祖榮認為困難重重。“藝術品與其他商品不一樣,不僅真假不好界定,而且有些贋品本身也是藝術品。”王祖榮說,以書畫為例,張大千曾大量仿過石濤的作品,這些作品雖屬贋品,卻一直身價不菲。

  此外,從現在的市場來看,對同一件拍品,專家的意見也經常“打架”。“專家往往受不同利益集團驅使,作出真假不一的判斷。”許經理說,拍賣公司“保真”可操作性並不大,“但不管怎麼說,法律中應該有打假方面的專門條文,對於那些在光天化日之下製造贋品牟利、榨取投資人錢財的拍賣公司,理應依法取締。”

  揭內幕

  一個“托兒”的雙面人生

  “藝術品拍賣市場水真的很深!”島城收藏界的藏家閔先生用一句話形容當前的藝術品拍賣市場。作為明清古家具收藏方面的資深專家,閔先生已經入行10年,每年都要頻頻參加北京、上海等地組織的春拍、秋拍。“現在的拍賣市場非常亂,有些拍賣公司拒收真品,專門拍賣贋品,借此可以獲得數千、數萬倍的收益。”閔先生說。

  真品送拍遭拒絕

  “普通的藏家往往會認為,凡是從拍賣公司拍得的藝術品具有更大的保真性,但這已經不適用於現在的拍賣市場了。”閔先生說,有些中小拍賣公司專門收取有賣相的贋品,低價購入,經過拍賣環節後其獲利空間往往會達數千、數萬倍。

  為什麼拍賣公司會拒絕拍賣真品?閔先生舉了一個例子。“去年2月份,朋友手中有一對明代的圈椅,想委托北京的一家拍賣公司代為拍賣,但拍賣公司在鑒定為真品後,拒絕接收。”閔先生說,最主要是嫌朋友開出的起拍價100多萬元太高,而如果選擇拍賣同樣的一對贋品,起拍價會遠低於真品,最終拍得的成交價卻不一定低於真品,這樣,拍賣公司的獲利空間可想而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