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大芬油畫村背後的權與利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4-28 10:15:15  


 
  除此之外,大芬油畫村的重複建設也讓陳浩東有苦難言。他在公開信中寫道:“年年大興土木,月月搞裝修美化,路面挖地三尺,修了又挖,墻面刷了又塗,塗了又貼,重複不停的建設害得廣大商戶近3年來每年都有3個月無法正常交易,叫苦連天。”他認為,這種違背商戶意願,沒有必要的美化工程完全是草菅商戶賴以生存的小本生意。“每建設一次,房租就上漲一次,大芬的美術工作者除了常年累月在一片狼籍中苟顔殘喘。”

  據大芬村畫家介紹,現在的大芬村早已不複當年的榮耀。“當初,‘大芬油畫’在國內外都是知名的文化品牌,很多畫家、畫工慕名而來。訂單多的時候,滿廣場都是晾曬的畫,風一吹,色彩斑斕,非常漂亮。”在大芬村住了多年的畫家劉女士興奮地回憶著。但時至今日,她遺憾地說,因為房租上漲得太厲害,市場也一年不如一年,這樣的場景少見多了。“房租一年比一年高,很多畫家來了又走了。你想想,光房租一項,畫家就需要拿出總收入的一半。再算上水、電等雜項支出,成本實在太高。現在堅守的畫家大多都入不敷出。”

  在採訪過程中,記者聽聞有畫家在網上“賣畫凑路費”,五元一張。賣完了就回四川老家,再也不回來了。記者試圖聯繫這位畫家,可惜,先是在網上申請添加好友被拒絕,後記者輾轉找到他的聯繫方式,卻被告知:“手機接電話要錢,只可以打座機。”記者苦笑不得地撥打過去,接電話的卻不是畫家本人,只說五元一幅油畫是真的,其餘的便不肯詳談。記者最終也沒有聯繫到這位畫家。

  原創藝術VS產業化生產

  帶著對大芬村的疑惑與好奇,記者在百度搜索中輸入了“大芬村”,搜索結果超過1百萬條。這似乎說明了大芬村的受眾關注度及影響力。有意思的是,在關於大芬村的新聞報道中,記者發現了兩種相反的輿論傾向:第一種是宣揚“大芬特色”,肯定大芬油畫村生產的行畫(即複製品)所產生的經濟價值和社會效益,鼓勵其作為文化產業示範基地的探索意義。可是,第二種卻持完全相反的觀點:否定大芬村“複制”“臨摹”的產業化道路,主張“大芬打造原創藝術交易中心”。

  其實,這也是近日大芬油畫廣場的商戶與政府間的矛盾所在。政府希望將目前經營狀況不佳的大芬油畫產業交易廣場,轉型為大芬原創藝術交易中心,解決大芬油畫產業交易廣場經營模式和產品的同質化,以及易受國際經濟大環境影響等問題。但大芬村當初由“行畫”起家,能否轉型成功是畫商們質疑的焦點所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