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建成5年後 奢華公園變廢園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4-23 18:01:32  


金華建築藝術公園的部分道路已失修(4月20日攝)。
  中評社香港4月23日電/奢侈的“廢園”——近日,這成為浙江金華建築藝術公園的代稱。據央視新聞欄目《新聞1+1》近期的報道,投資3000萬元、集聚國內外21位頂尖建築家、藝術家作品的金華建築藝術公園在建成五年後,面臨著建築受損、無人問津的尷尬。

  “大手筆”公園為何落得今日的慘淡境地?它的未來是否能夠重現生命力?
 
  央視調查:奢華公園5年變“廢園”
 
  金華建築藝術公園坐落在該市金東區義烏江北岸,占地面積224畝。公園中17個小型公共建築由來自美國、瑞士、德國、墨西哥、荷蘭、日本及中國的優秀建築設計師、藝術家設計,2004年施工,2007年正式建成,當時,社會各界對它充滿溢美之詞,將它視為金華城市形象的一張“名片”。
 
  然而,據央視《新聞1+1》日前報道,曾經風光一時的金華建築藝術公園如今雜草叢生,慘敗零亂,包括北京奧運會主場館“鳥巢”設計者赫爾佐格和2012年普利茲克建築獎獲得者王澍在內的17位建築家、藝術家設計的作品均受到不同程度損壞。公園裡的前衛建築被當公廁使用;因為遠離市區,來這裡的市民寥寥無幾;因為資金投入轉向,公園管理、維護上處於空白狀態……
 
  當年評委:規劃和功能出了問題
 
  “能請來17個建築、藝術大師參與設計,對展現城市的開放意識、提升城市品位都有很大作用。”曾參與金華建築藝術公園規劃方案評審的金華原國土規劃局總工程師洪鐵城感慨萬分。2003年初,他曾應金東區政府邀請,與另外4位專家共同擔當公園整體規劃的評委。
 
  “這個項目當時全票通過。”對於投贊成票的原因,洪鐵城解釋,公園所在地塊本身就是一個2公里長的沿江綠化帶,如果只種樹多少有些單調。不過他強調,當時對這個項目也提出過看法,“公園不能只有藝術而忽略規劃設計和功能。”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