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國藝術策展人困境:獨立精神是妄想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4-30 09:55:20  


 
  此時還沒出現能孕育獨立策展人的土壤,中國的美術館本來不多,而且大多數展覽有專職策劃人,所以沒有獨立策展人的空間;況且雙年展、三年展也不是常有的事,還沒有足夠的展覽能養活獨立策展人。

  2005-2009年:火熱期

  但當2005年藝術市場火熱了以後,新畫廊如雨後春笋般出現,因此出現了大量的策展需求,每一個畫廊都需要學術的頭銜灌頂加持一下。所以原有的美術編輯、美術史學者、批評家們傾巢而出,全搖身一變為策展人。那幾年在北京798藝術區隨便一走,就能遇到好幾個身掛學術主持與藝術主持的獨立策展人。那幾年是策展人泛濫時代,從老到少,好像藝術圈是個人物就是個策展人。

  此時,策展人們利用專業優勢,通過學術眼光的引導,把優秀的作品推向市場,供市場選擇,的確推動了藝術市場的全面繁榮。但是如此卻等於是所有的人都去關注交易和銷售領域的事情,策展人變成一個只是寫廣告詞的角色。如果把藝術品比作商品的話,那策展人就是找貨來賣的人。

  但是,尷尬的事情發生了,因為策展人並不在藝術產業鏈裡面;產業鏈裡面的是“經紀人”,而不是“策展人”。市場火了,與這些策展人無關,策展人拿了點微薄的策展費與稿費,白花花的銀子都落進了畫廊老板的口袋裡。而且鎂光燈聚焦在藝術家身上,少有人會想起這些幕後推手。而且,獨立策展人必須受制於出錢畫廊老板的品位與意見,拿人錢財的手短,獨立精神此時更成為一種妄想。所以當時有些有良知的策展人處於一方面荷包充實,一方面又精神痛苦的狀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