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春節:傳承中華文化之魂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1-23 10:29:40  


 
  春節更重要的功能,還在於其強調闔家團圓的主題,進行潛移默化的倫理教育。祭祖、吃團年飯、送壓歲錢、拜年等習俗,交織在倫理教育之網中。祭祀祖先,成為很多地區春節家宴前必不可少的儀式,成為教育子孫不能數典忘祖、應牢記歷史的課堂。“圍爐守歲”,一家人團聚、圍坐在爐火旁、吃團圓飯、共飲“屠蘇酒”。這樣的圖景,興許就是印在我們民族骨髓裡最簡單的幸福生活圖示。有了這樣的生活圖示,團聚是一個目標,團聚是一種倫理,團聚成為一種動力。不論是為宏圖事業遠涉重洋的游子,還是為了生計奔波流動的農民工,一年的辛勞,為的是春節能與親人更好地團聚。在“圍爐守歲”的夜晚,長輩發給晚輩的壓歲錢,源自傳說中“壓住邪祟”的信念,壓歲錢已成為一個民俗符號,不在數量的多寡,表達的是長輩對晚輩的關愛護佑,晚輩在接受壓歲錢的祝福時,也接受了附著於民俗符號上基本的社會倫理規訓。從這個意義上說,祭祖、吃團圓飯、送壓歲錢、拜年等民俗,承載著家庭、社會倫理方面的教育意義。

  春節在年複一年的時間周期中複制著原有的結構元素,是對傳統的承繼,也在看似周而複始的重複中生產著新的結構、新的元素,顯示出強勁的創新能力。春節原本所涵蓋的文化事項多樣性決定了它成為其他節日難以媲美的中華民俗文化載體。

  2.全民共享和文化多樣性的表征

  雲南是一個多民族的省份,少數民族文化對漢族文化產生影響,漢族文化也被少數民族吸收,春節就是其中之一。在5000人以上的25個世居少數民族中,除回族外,其餘24個民族都將春節納入了本民族節慶中。

  春節期間,少數民族都要舉行各種慶祝活動,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布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孕育出了諸多慶賀新春的“趣風異俗”。2011年的春節為展示不同民族的習俗提供了鮮活案例,以下的“雲南民族過年十八味”或許能從一個側面反映各地各民族春節習俗的概貌:景頗山上都是菜,不使碗筷用手來(景頗族)、耍龍唱戲齊跳舞,家家戶戶迎本主(白族)、迎春插花來打跳,跳出灰來跳出笑(彝族)、不用筷夾用手喂,米線過手好滋味(阿昌族)、火塘邊上映笑臉,共飲俠辣親情連(怒族)、煮酒插鬆掛經幡,男娃女娃穿新衫(普米族)、家家戶戶洗大門,春聯都是東巴文(納西族)、卡雀哇節好熱鬧,頭戴牛頭把舞跳(獨龍族)、澡堂會萬人共浴,同心酒開心歡愉(傈僳族)、跳鍋莊人人快樂,獻哈達扎西德勒(藏族)、蘑菇房裡炊煙起,梯田邊上歌聲齊(哈尼族)、秧蘿內傳遞信物,花街節霓裳輕舞(傣族)、跳花會上歌聲妙,吹響木葉人歡笑(布依族)、吹起葫蘆人歡笑,擴塔節上真熱鬧(拉祜族)、拉動木鼓來過節,阿佤山上同心結(佤族)、姑娘小夥來對歌,村村寨寨皆歡樂(壯族)、蘆笙歌情滿花山,百褶裙舞到星閃(苗族)、牛皮大鼓慶豐收,基諾大歌響箐溝(基諾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