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矯正“過度娛樂化” 不可放棄的文化擔當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0-26 09:35:42  


  中評社香港10月26日電/《光明日報》報道,過度娛樂化和低俗化傾向,已經成為當下電視文化生態中的一大頑疾,追求娛樂至上、忽視思想內涵、排斥審美追求、拒絕承載社會責任的傾向,有愈演愈烈之勢:情感類節目被商業化操作,學術類、科教類節目向“娛樂”轉型,訪談節目在煽情之餘熱衷於挖掘隱私,娛樂節目則大量同質化,在喧囂嘈雜中你方唱罷我登場……

  “娛樂至死”——上世紀80年代,世界著名的媒體文化研究者和批評家尼爾.波茲曼這句充滿憂慮意識的名言,某種程度上也可以用來概括和寫照當下中國的一些電視節目。

  誠然,追求快樂、享受愉悅是人的天性,尤其在生活節奏日益加快的今天,電視傳媒為娛樂提供了空前豐富的手段和內容,為釋放生存壓力、改善社會關係發揮了不可忽視的作用。然而,當電視的娛樂功能被一味放大,新聞宣傳、輿論引導、教育、審美等功能步步萎縮,電視熒屏所呈現的必然會是一幅日漸幹涸的精神荒漠景觀。

  某些電視節目過度娛樂化的原因,首先應當歸咎於有關方面對商業利益不遺餘力的追逐。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精神產品的商品屬性日益凸顯,為實現利益最大化,一些電視制播者逐漸由藝術從業者向商人的角色轉換,令他們殫精竭慮的不再是高品質節目的製作和引進,而是如何通過設法滿足獵奇、窺探等低層次欲望,來吸引眼球、搶占市場份額、提高廣告收益,謀求豐厚的經濟利潤。

  追求經濟利益無可厚非,但決不能以犧牲其文化擔當為代價。電視節目絕不能等同於普通商品,它還具有強烈的精神屬性,對經濟效益的追求應始終以社會效益的實現為前提。尤其對於處在社會轉型期的中國,電視媒體有責任從文化擔當的高度,用高格調的文化產品去陶冶和淨化觀眾的心靈,提醒人們保持理性、清醒的頭腦,去應對社會中存在的種種矛盾和困惑,真正做到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