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0月25日電/《中國青年報》報道,前些天,洛杉磯華裔女青年Sandy Wu找到筆者,鄭重地就孔子生年問題討論了大半天。因為,她所在的加利福尼亞大學的一個中國裔學生社團,原計劃在今年的孔誕日當天舉行一個小小的紀念活動,但來自大陸的學生堅持今年是孔誕2562周年,來自台灣的學生堅持是2561周年,結果雙方爭辯不休,導致紀念活動最終未能舉行。
據筆者經驗,Sandy Wu所遇到的問題,至少在美國、加拿大的華人社團中比較普遍,特別是當其成員包括來自海峽兩岸的華人時,這個問題就更加突出。究其原因,是大陸把公元前551年作為孔子生年,而台灣則認為公元前552年是孔子生年。基於地域因素的考量,來自兩岸的同胞往往就此互不相讓,常常造成“一個孔子,兩個生年”的尷尬局面。
站在學術的角度看,兩個孔子生年各有自己的文獻依據——公元551年說主要依據儒家經典《公羊傳》和《穀梁傳》,公元552年說主要依據史學名著《史記》。而且,古人已然圍繞孔子生年到底為哪一年的問題聚訟了上千年,且雙方文獻依據和學術考據旗鼓相當、不分上下。所以,實在是不好斷然肯定或否定任何一方的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