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老北京怎樣做慈善?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0-14 09:23:14  


  中評社香港10月14日電/《北京晨報》報道,隨著人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今天慈善事業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慈善關係到一個社會的文明度與持久穩定,那麼,注重人文精神的老北京是怎樣做慈善的呢?

  明清兩代北京是都城,是所謂的首善之區,故從皇家到民間都更重視慈善。對皇家而言,通過慈善可顯示天恩浩蕩,不至於將貧民逼為亂民,且以自身行為來教化黎庶,對民間而言,前人有“天道好還”的觀念,認為慈善可以為來生積累福報,此外還能勾結官家,增加晉身的機會。總之,不論是皇家還是民間,都不是從人道主義的角度去認識慈善,僅從自身利益出發,故支持力度有限,隨意性強。

  老北京慈善主要有四種。

  首先是施粥,皇家有6大粥廠,分南西北中四城,加上海甸(今稱海淀)掛甲屯、宣武門內悅生堂,每年陰歷10月15日至12月15日,從下午2點到3點,每人一勺,最多施完300石粟米,手續繁瑣,隊伍擁擠,但頗有一些養貓狗的人冒充窮漢來騙粥。民間粥廠從陰歷10月到來年3月,時間略長。

  其次是為無家可歸者提供住所,即流栖所,皇家共設五處,最大的在功德林,有60多間房,冬天給生火,有時還會給予醫療、服裝。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