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周末風情 藝術家的“農夫市場”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0-11 08:50:44  


  中評社香港10月11日電/《中國青年報》報道,周末到太平洋的一個小島度假,島上只有500常住人口,卻有一個精致而熱鬧的“農夫市場”。圓木搭成的圍欄在島中心圈出二十幾個攤位。一進門就是手工銀首飾的攤位,每件銀首飾都是取之於自然的圖案和花形,也有小海螺、珍珠貝、海星、珊瑚這些海洋生物的項墜。攤主說每樣首飾她都親手用真樹葉和花瓣烘幹做成模子,再小心縮成首飾的尺寸。好似代言,戴著百合花銀耳釘的她長發邊也別了一朵美麗的百合花。首飾攤對面則是一對青年人在賣有機蔬菜。紅菜心、紫甘藍、黃倭瓜……似乎嫌這些鮮艶的蔬菜不繽紛,台案上還擺出了一大把金黃色的初秋向日葵。

  市場中的攤位多分為3類,一是新鮮自產農產品:有機蔬菜、水果和鮮花,還有自家烤的面包糕點、自釀蜂蜜、自制奶酪、果醬、罐頭、烤香腸等。二是工藝品:手工首飾、木質家具擺設、手織毛衣帽子、手染的布料,還有各種油畫、水彩畫。三是食品,好幾處賣自釀檸檬水、家常咖啡的地方,隨處還可以坐下來買一個祖母烤的麥圈、土耳其餅……邊看風景邊吃小吃。市場里不會缺乏音樂,有一個長胡子的歌手,手抱吉他,邊彈邊唱。

  每樣東西看起來都喜氣洋洋,生機勃勃,人們笑意盈盈,好像不是來買賣倒是像來參加聚會。陽光、色彩、空氣中食物水果的芳香,還有溫暖的人語嘈雜、動聽的現場音樂,一切元素都如此完美,似乎有好萊塢導演在設計和布景。如果有,這是一場人間喜劇。

  好像每個歐洲城市都有這樣的周末市場,大都在廣場空地上。這個傳統要從中世紀農夫們把多餘的農產品擺出來自賣算起,俗稱“農夫市場”。今天,市場里的攤主大部分並非農夫,他們賣的東西也早已突破了農產品。所以,是旅遊者竊望當地風土人情最好的地方,要是拿了當地的貨幣,再和攤主為了一個法國香梨討價還價,才是最物有所值的民情體驗。只是因了歐洲古典低沉的城市風格,那些小市場沒有美洲這般色彩明艶,熱情洋溢。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