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老北京怎樣做慈善?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0-14 09:23:14  


 
  第三是育嬰堂,專門收養孤兒,在廣渠門內,官家每年經費800兩白銀,並240石粟米,男孩官家負責教育,女孩長大後任其婚嫁,但夫家須向育嬰堂支付全部撫養費用,從投入看,育嬰堂惠及的人群少而又少。

  第四是施與,根據具體情況,給窮人施衣、施藥、施棺材,但施衣常被無賴騙走變賣,因此皇家施衣都染成固定顔色,當鋪不收,至於施棺材,質量均極差,只值二三兩白銀。

  總之,雖有大概的慈善框架,但皇家投入並不多,只是略微表示一下仁慈之心而已,這一方面是意識問題,另一方面也是資金不足,相比之下,皇家更願意用大赦來示恩,惠而不費。

  老北京民間對慈善也很重視,以“敬惜字紙會”和“陸地慈航會”最有代表性。

  敬惜字紙是指不能亂扔紙張,古代紙張價格很高,在宋代以前,寫完字的紙絕不能充作手紙,而是要在指定的爐中焚化,以示尊重,不嚴守這一程序的人甚至可能吃官司。老北京敬惜字紙會專門收集廢紙,將其在大鍋中焚化後,投入湖中,但只收集中文字紙,不收西文。敬惜字紙會常附設義學。

  陸地慈航是收無名死屍,用牛車牽引,每天凌晨穿街走巷,見倒斃路人輒置於車上,帶出城掩埋,老北京家中幼兒瘦弱,家長往往帶孩子上牛車,從這端放上去,從另一端抱回,因為他們認為孩子身體弱,是惡鬼想讓他死,用這種方式可騙過冥冥中的這些力量,可望從此健康。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