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新閱讀時代”中國人的“碎片化”選擇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4-23 11:26:49  


  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學府書城的暢銷書專櫃旁,從事林業規劃設計的張宇女士在隨意翻看。各種厚如百科全書般的“全知道”“大全集”等整齊地碼放在櫃檯上,但這些書已離張宇的閱讀習慣很遠。

  “看書的時間都是零零碎碎的,我更多地選擇閱讀電子書,因為看起來更方便。”張宇說。

  工作、生活的快節奏之下,人們的閱讀習慣也隨之改變。與傳統的修身養性相比,實用性和功利化成為不少人閱讀的動力,“碎片化”閱讀也成為很多中國人的選擇。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張頤武認為,從一定意義上說,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個以“淺閱讀”“碎片化閱讀”“數字化閱讀”為標誌的“新閱讀時代”,即人們更多利用零散時間通過各種途徑進行閱讀,包括電子書和紙質書。

  閱讀習慣中國人古已有之,而中國歷史上聖哲先師們的教誨與傳統社會尚文的風氣更令一句詩文為中國人所熟知——“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工作與生活的壓力逐步加大,使得可支配時間越來越“碎片化”,閱讀作為人們接受知識與信息的方式,也不得不隨之進行“碎片化”改變。

  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最新公佈的第九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結果顯示,2011年中國18-70周歲國民的圖書閱讀率為53.9%,但各媒介綜合閱讀率卻達到了77.6%,其中報紙閱讀率為63.1%,期刊閱讀率為41.3%,數字化閱讀方式接觸率為38.6%,比2010年大幅上升了5.8%。

  新技術的使用令閱讀更具便利性,而人們整合了碎片時間,更使得閱讀的門檻下降,閱讀成為更多人的可能。張頤武認為,這種“碎片化”的改變並非閱讀的終結,而是閱讀的擴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