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困境中生存的中國小書店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1-07 00:02:00  


  中評社香港1月7日電/中國實體書店在2011年受到網絡書商的強烈衝擊,很多民營連鎖書店紛紛倒閉,包括校園內的書店也未能幸免。然而,還有一些民營書店,在艱難地生存著。

  “獨峰書院”位於清華大學校內“休閑長廊”的二樓。走進書院,迎面是一間咖啡屋,淡雅別致,顧客浸在書的世界裡,靜謐是這裡的主旋律。

  邁進咖啡前台右側的小門,記者看見了高高的書架,書架上主要是教材,書屋比咖啡廳小很多。滿眼望去,空間狹小的書店,來購書的學生並不多。在書屋的角落,一位中年男子“藏”在電腦後面。他是老板陶慧進,四十歲左右,浙江人,自1999年一直做圖書生意,2001年成立清華獨峰書院。

  “如果不是配合經營咖啡廳,回收舊書返賣給學生,我們也活不下去。”陶慧進說,“昂貴的房租、稅收、加上水電和勞力等成本不斷上升,僅靠售新書的薄利,難以存活。”

  這是近年來實體書店面臨的共同困境。據《第六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成果》顯示,網絡書店和電子閱讀對於傳統圖書行業衝擊較大,實體書店甚至成為了免費閱讀室。“由於大多數網購顧客是知識分子,很多網商,如京東、當當,用低價吸引顧客,售書成了網商推銷網站的手段。”陶慧進說。

  據統計,4年來,中國已有近萬家實體書店倒閉。不久前,“風入鬆”書店因拖欠出版社30多萬元無力支付,被出版社告上法庭,“光合作用”的分店紛紛倒閉,實體書店的經營慘淡異常。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