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風雲
2008年9月號,總第129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民進黨劍指何方
王崑義(台灣)
台灣戰略學會秘書長、教授
  北京奧運會舉辦開幕式以後,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接受台灣媒體的訪問時說:“執政黨政治代表人物在中國的行為,應該特別注意,勿讓人感覺台灣與中國分不清,且有台灣是中國的附屬感覺,很多民眾看到電視的畫面,感覺不是很好”;隔一天她又在台灣的“中國時報”上寫了一篇文章,把北京奧運比擬為“納粹奧運”,一時之間讓人忘了今夕是何夕。

  蔡英文為何看到奧運開幕式的感覺,跟連戰等人看到的是“兩岸中國人、中華民族的共同盛事”、“終身難忘”的感覺會有那麼大的差距?是意識形態拉大了人們的距離,還是民族認同造成民進黨人無法跟北京站在“同一個世界”,做“同一個夢想”的緣故呢?這個問題我問過不少民進黨的知識菁英,但沒人能夠說出合理的答案。

  民進黨人的內心世界

  當然,要瞭解民進黨人的內心世界確實很難,這也難怪大陸的台灣研究前輩李家泉要在中國評論網路版上寫下他有一個“綠色交友夢”的評論,表達了他希望跟台灣綠營人士多多交往,以便解開他們的內心世界之謎。李家泉研究台灣一輩子,過去接觸過台灣綠營人士的機會應該不少,但臨老都還有個“綠色交友夢”,顯見即使研究再多的台灣,他應該還是沒弄懂綠營人士的想法,對大陸一般民眾來說,那就更是處在“兩個世界”之遙了。

  事實上,要瞭解民進黨人的內心世界並不難,理解三個問題就可以解決這方面的難題,其一是被迫害的想像,其二是政治權力的爭奪,其三才是想要建立本土生活情境的期待。

  就第一個“被迫害的想像”來說,從二二八事件以後,台灣的本土菁英幾乎遭到國民黨的蔣介石政權迫害殆盡,讓台灣的知識菁英在“光復”之後有很長的斷層期,這也是民進黨人對蔣介石極盡厭惡之因。當然,二二八事件也是造成外省人和本省人的“民族情感”被嚴重割裂的主要因素,所以,如果沒有國民黨在二二八事件中屠殺本省菁英的殘酷歷史記憶,就不可能延續以後凝聚民進黨人反國民黨的力量。

  特別是在二二八的歷史記憶還未消除之際,蔣介石政權在台灣又實行“白色恐怖”的統治政策,雖然“白色恐怖”是不分本省人或外省人均遭到同樣的迫害,但因有二二八的因素,使得本省人對蔣介石政權更加戒慎恐懼。在“白色恐怖”那一代的本省子弟,幾乎都是被告誡不要去碰政治,甚至連在大學中學習政治也是一種禁忌。

  這種情況就造成當時敢去念政治的人,就存有準備去“搞革命”的破釜沈舟心情,跟國民黨世家子弟去念政治是為了準備“接班治國”的想法有很大的差異。就舉一個例子來說吧,一九八○年代我在念東吳大學政治系的時候,剛好碰上黃爾璇教授被國民黨以政治因素解聘的事件,當時我們同學去慰問他,他就說過他念政治系早就有這種心裡的準備,所以他在日本東京帝大留學時,就已經跟各國的反對派學生學習革命的理論與反抗獨裁政權手段。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