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網首頁  

“刷臉支付”引爭議 法律邊界必須明確

  從AI視頻監控進課堂、“ZAO”APP換臉到“人臉識別第一案”,人臉識別技術帶來的安全隱患為輿論所關切。與數字密碼不同,生物特征是人無法改變的生理特征,堪稱“最後防綫”,而最令用戶害怕的,莫過於自己的生物特征被不法分子濫用、倒賣甚至偽造,進行與財物、隱私相關的犯罪行為;應當說,公衆對“刷臉支付”的風險擔憂不無道理,只有從法律層面上對人臉識別技術作出限制,才能提高公衆對這項技術的信任度和接受度。 …【详细】

查看往期輿論參考 >>

刷臉場景迅速普及安全憂慮與日俱增 人臉識別應用“邊界”何在

  ●刷臉支付仍處於試行階段,若要大範圍地運用,不僅需要對軟硬件設備加大投入,更需要一系列安全措施來保障用戶安心使用   ●面部采集技術的各個環節都需要得到保護和確認,具體包括采集主體是否有權采集;采集後的管理是否安全、使用是否合法;被采集者的授權是否得到保障等  ●對於面部信息濫用的類型、方式、主體都應該在法律上有所界定,從而進行相應的判定和處罰。對於人臉識別,需要完善立法和強化監管 …【详细】

人臉識別,邊界何在?

  屬於計算機視覺的人臉識別,幾年來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成為人工智能最熱門的風口之一——刷臉支付、刷臉取快遞、刷臉安檢、刷臉入住酒店……“靠臉走遍天下”正在成為新技術帶給人們生活和工作的“新常態”,一個個新的應用場景被開發出來。   因為不滿動物園強制入園“刷臉”,浙江理工大學特聘副教授郭兵將杭州野生動物世界告上了法庭,理由是“保護隱私”。圍繞這起“人臉識別第一案”,人們展開了對人臉識別技術邊 …【详细】

刷臉支付,消費者更需“安心丸”

  在今年10月舉行的第六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銀聯攜手60餘家銀行聯合發布全新智能支付產品“刷臉付”,正式進軍刷臉支付市場。自此,刷臉支付市場首次迎來了“國家隊”成員。業界專家認為,刷臉支付時代已經來臨,但數據安全以及支付安全是刷臉支付的重中之重。 支付行業新寵上綫   自刷臉支付推出以來,支付江湖就開始了暗地交鋒。支付介質的巨變給如今的支付行業帶來了全新的機遇和挑戰,各支付平台都想抓 …【详细】

刷臉支付:便捷性與安全性的技術博弈

  科技的高頻創新牽引著公衆行為發生著快速切換與升級。當人們還沉浸在掃碼支付的便利場景中時,刷臉支付作為一種全新的支付方式已不期而至,同時,針對刷臉支付可能大規模落地商用的前景,圍繞其便捷性與安全性所展開的輿論博弈也不斷被推向高潮。目前刷臉支付也呈現出“三國鼎立”的場面:支付寶旗下的“蜻蜓”、微信名下的“青蛙”以及銀聯雲閃付門下的“刷臉付”,而且支付寶與微信還分別推出了“蜻蜓Plus”和“微信青蛙 …【详细】

科技創新無止境 “放心刷臉”有前提

  “刷臉”進站、“刷臉”支付、“刷臉”簽到……人臉識別技術正走進更為廣闊的應用場景。凡事都有兩面性,從AI視頻監控進課堂到“人臉識別第一案”,人臉識別技術帶來的安全隱患近來為輿論所關切。面對雨後春笋般亂入各種生活場景的人臉識別鏡頭,人們難免心生疑惑:人臉識別所采集的數據如何保存和不被洩露?   人們對人臉識別的疑惑和擔憂是可以理解的,畢竟漏洞是存在的。相比指紋、虹膜、聲紋等單一生物識別技術 …【详细】

刷臉支付須把安全放在首位

  在近日舉行的世界互聯網大會上,中國銀聯與中國工商銀行等60餘家機構聯合發布人臉支付產品“刷臉付”。此前,支付寶、財付通等非銀行支付機構紛紛推出了人臉支付產品和服務。以人臉支付為代表的創新支付方式,或將成為支付發展趨勢。不過,支付的便捷性必須建立在安全的基礎之上,注意保護用戶個人隱私。   所謂人臉識別技術,是基於人的面部特征信息識別身份的一種技術,一般是通過拍照或攝像得到的圖像信息與後台 …【详细】

人臉識別技術應用須保障用戶信息安全

  最近,陝西省西安市曲江某小區三幢居民樓內負二層電梯間和車庫之間門廊的墻上,貼出了啓用人臉識別設備的通知。通知寫道:“1號、2號、7號樓地庫負二層的人臉識別系統經反複調試已經完工,計劃啓用人臉識別設備。請各位業主於12月10日前將家庭成員大頭貼照片發給物業管家處統一收集。”小區計劃在收集完成後將集中導入人臉識別系統,進行整體測試後開始人臉識別。   對於人臉識別,公衆早已不再陌生,但從這一 …【详细】

讓人臉識別應用以“必要”為限

  “難道我們就要一輩子躲在井底下嗎?”   11月初,經典科幻電影《終結者:黑暗命運》如期上映。影片中,大反派使用人臉識別技術鎖定對方的位置信息進行追殺。面對如影隨行的危險,女主角Dan絕望而無奈地說出了這句話。很快,大反派又通過人臉識別找到了他們……   實際上,電影中的情節已經在現實中上演。近段時間,隨著人臉識別技術的大規模應用,有關“臉”的話題成為焦點。據媒體報道,9月初,中國 …【详细】

保護隱私權,人臉識別應明確邊界

  今年7月,杭州野生動物世界引進人臉識別技術,應用於年卡使用者的入園檢票。該動物世界還向所有年卡用戶發送一條信息:“指紋識別取消,未注册人臉識別的用戶將無法正常入園。請盡快前往年卡中心注册。”   10月28日,一名年卡用戶將杭州野生動物世界告上法庭,緣由正是這項新升級的人臉識別技術。這位質疑的用戶名叫郭兵,他是浙江理工大學特聘副教授,是浙大法學博士。   這名用戶質疑:一家動物游樂 …【详细】

防範人臉識別濫用,該建個人信息梯度保護制度

  最近,從AI視頻監控進課堂、“ZAO”APP換臉到“人臉識別第一案”,人臉識別技術帶來的安全隱患為輿論所關切。而新京報近日刊發的調查報道,則進一步坐實了公衆的“人臉焦慮”。   記者調查發現,網上有一些私下售賣人臉數據的賣家,有發帖者稱8元可買3萬張人臉照片,有賣家表示可以提供“更多渠道”的人臉圖片。還有賣家表示,其出售的照片大部分來自朋友圈,且沒有取得對方同意。 對人臉識別的擔憂 …【详细】

“刷臉”技術需明確法律邊界

  近日,刷臉辦卡服務在三大運營商的北京自有營業廳上綫,原本20分鐘的入網過程縮短至兩分鐘;一家銀行則引進了聲紋核身項目,期待在預防欺詐、提供優質服務方面發揮作用。不可否認的是,人臉識別、聲紋識別技術,在降低人工成本和生活便捷方面已經發揮作用。不過,新技術帶來的新隱患也令公衆感到擔憂。我們最不希望看到這樣的場景:用戶在為刷臉與聲紋識別服務叫好之後,又要為背後潛在的隱私風險買單。   當用戶每 …【详细】

以法律堵住人臉識別濫用的口子

  最近,人臉識別成了不折不扣的熱議話題。   浙江理工大學特聘副教授郭兵一紙訴狀,把杭州野生動物世界告上了法庭。原告認為,被告要求自己增加人臉識別技術的入園條件,收集個人面部特征等生物識別信息,侵犯了公民的個人信息,也違反了《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 人臉識別的濫用風險   不過,相比學者的較真兒,更多普通人把人臉識別作為一項高大上的技術來津津樂道。有了人臉識別,進安檢不用憑 …【详细】

任何識別技術都得尊重用戶權益

  繼“刷臉”之後,聲紋識別開始進入人們的生活。據報道,目前聲紋識別技術已經在部分銀行投入使用,用戶登錄手機銀行APP,開啓聲紋驗證,只要准確說出隨機動態碼,系統錄制語音信息、驗證聲紋及隨機動態碼後,就能進行轉賬、支付等交易。   我們正在快速進入“識別技術”時代。一些人連指紋識別還沒有搞懂,“刷臉”技術就來了;不少人還不習慣“刷臉”,聲紋識別又進入我們的生活,說不定下一種識別技術正走在研發 …【详细】

接踵而至的識別技術需有法律緊跟

  繼“刷臉”之後,聲紋識別也已進入我們的生活。登錄手機銀行APP,開啓聲紋驗證,用戶只要准確說出隨機動態碼,系統錄制語音信息、驗證聲紋及隨機動態碼後,就能進行轉賬、支付等交易……目前,聲紋識別已經在部分銀行開始使用了。   我們正在快速進入“識別技術”時代。一些人連指紋識別還沒有搞懂,“刷臉”技術就來了。不少人還不習慣“刷臉”,聲紋識別又進入我們的生活。說不定下一種識別技術正走在研發路上。 …【详细】

對人臉識別沒必要“談虎色變”

  近日,郭某因不同意接受動物園要對年卡進行人臉識別的要求,而向當地法院提起訴訟。這起“中國人臉識別第一案”旋即引發輿論關注,因為在很多人看來,這不僅是一起簡單的民事訴訟,更是牽涉到人臉識別技術應用權界的重要問題。   毫無疑問,人臉識別已是人工智能浪潮中最火熱的技術之一。目前,它正大規模走出實驗室,走入各行各業,方便了生活、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也因此逐漸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標配”。與 …【详细】

 往期回顧

更多 >>
首頁 | 港澳新聞 | 國際時事 | 兩岸專區 | 軍事聚焦 | 評論世界 | 財經視角 | 文萃大觀 | 中評電訊 | 時事專題
關於我們 | 中評動態 | 招聘人才 | 聯系方式 | 鏈接方式 | 中評律師 | 驗證記者証 | 免責條款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國評論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