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委會結構“排謝堵蔡”的另兩個觀察點

http://www.CRNTT.com   2013-05-11 08:48:02  


民進黨“中國事務委員會”第一次會議雖已召開,但蘇貞昌籍此“排謝堵蔡”的餘音仍在“繞樑三日”。
  中評社北京5月11日訊/澳門新華澳報評論員富權今天撰文《中委會結構“排謝堵蔡”的另兩個觀察點》分析指出,蘇貞昌主導的民進黨“中國事務委員會”,除了在“中委會”九名成員安排上實行“圍剿”蔡英文、謝長廷戰略的“主旋律”之外,還有兩道“副旋律”“排謝堵蔡”。詳論如下:

  民進黨“中國事務委員會”的第一次會議雖然已經召開,但蘇貞昌籍此進行“排謝堵蔡”的餘音仍在“繞樑三日”。而且除了是在“中委會”九名成員安排上實行“圍剿”蔡英文、謝長廷戰略的“主旋律”之外,還有著兩道“副旋律”,其一是蘇貞昌無情封殺蔡英文提出的將縣市長及青壯世代納入“中委會”運作的主張,其二是蘇貞昌在邀請社會各界與學者專家出任“中委會”的諮詢委員時,也刻意排除前主席蔡英文、謝長廷、許信良的人馬,而這些學者專家大多是民進黨內的“交流派”。

  實際上,在蘇貞昌陸續釋出“中委會”成員的名單,及宣佈“中委會”召開首次會議的日期之後,蔡英文曾以自己公開發聲及透過中執委蔡易餘向中執會提案的方式,要求將黨籍縣市長及青壯世代“立委”納入“中委會”的運作,其中黨籍縣市長應為“中委會”的當然委員。但此議甫一提出即遭到蘇貞昌的強力狙擊,雖然他承諾將會擴大參與“中委會”,但卻並沒有承諾將黨籍縣市長和中生代“立委”納為“中委會”委員。據說,蘇貞昌為了防避黨內外對他“排謝堵蔡”的議論,也沒有做得太“絕”,打算把黨籍縣市長、青壯派“立委”納入由學者專家、社會賢達及公民團體組成的“中委會”四個諮詢小組。

  這就打爛了蔡英文的密底算盤。蔡英文之所以提出這個主張,顯然是看到“中委會”九名委員的構成,極為不利於她,及她要推動“總統”敗選檢討報告中“縮短最後一里路”的進程,因而希望能透過讓將黨籍縣市長及青壯世代“立委”納入“中委會”運作的方式,來稀釋“中委會”的“獨”味,並擴大黨內“交流派”在“中委會”內的實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