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委會結構“排謝堵蔡”的另兩個觀察點

http://www.CRNTT.com   2013-05-11 08:48:02  


 
  但蘇貞昌明顯也看到了這一點,當然不會讓蔡英文“予取予奪”。何況,《中國事務委員會設置要點》也規定,其成員為七至九人,現在的九人已是置頂,不可能再容納黨籍縣市長和青壯年“立委”。不過,“設置要點”只是民進黨的一個比較鬆動的內規,由中常會或中執會即可通過其修訂議案,而中常會是每星期開會一次,中執會也只不過是每星期開一次會,要修改並不困難。但看來,蘇貞昌不可能會輕易棄守這個“關口”。

  至於“中委會”諮詢委員的名單安排,更是蘇貞昌“排謝堵蔡”的“杰作”。因為他在邀請社會各界與學者專家出任“中委會”的諮詢委員時,刻意地排除了前主席蔡英文、謝長廷、許信良的人馬,而這些學者專家則大多是民進黨內的“交流派”。實際上,這個名單是在“中委會”成立之前就已決定了的,因而並非是由“中委會”議決通過的名單,而是由蘇貞昌一人決定,或是先有其頭號智囊吳釗燮建議,再由他自己定奪。而在這三十七人名單中,除不願公開的之外,包括有陳明通、施俊吉、蔡宏政、陳文政、林濁水、邱太三、黃偉峰、董立文、賴怡忠、童振源、邱俊榮、蘇建榮、陶儀芬、李明峻、吳志中、胡鎮埔、蔡明彥、邱垂正、姜皇池、何明修等人。依其專業區分,涵蓋政治、經濟、金融、社會、國際關係、國防戰略、及人權等各個領域;如依經歷分析,除專家學者外,也包括多位前政務官,並有來自對岸熟悉中國政情與社會發展人士。其實在“中委會”召開首次會議之前他們已經開展工作 ,依其專業範疇,劃分為四個委員會,分別是政治組、經濟組、社會組、安全組,並分別由陳明通、施俊吉、蔡宏政、陳文政出任召集人。

  這個名單,其中一個重要構成是在陳水扁時期出任過“陸委會”正副主委的前政務官,如陳明通、邱太三、黃偉峰、童振源等;有的則是曾任過民進黨中國事務部主任,如董立文、賴怡忠等;也有曾任過“陸委會”主委的秘書的,如邱垂正。

  但另有部分曾任過民進黨中國事務部正副主任的人士,如顏建發、許淑芬、梁文杰、張百達、餘莓莓等,卻未被邀請。其中梁文杰還曾參與《台灣前途決議文》,和“陳七條”的起草,並將陳水扁兩道公投題的構思化為文字題。很明顯,他們因為或是謝長廷、蔡英文、許信良的人馬,或是“和中派”,甚至只不過是由原先的“親蘇”立場退卻,而被蘇貞昌拒之門外。另外,黨內幾位經常鼓吹“民共交流”的秀才,包括曾任過“立委”的郭正亮、曾任陳水扁辦公室主任的陳淞山,還有《美麗島電子報》副董事長吳子嘉等,也未獲邀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