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委會結構“排謝堵蔡”的另兩個觀察點

http://www.CRNTT.com   2013-05-11 08:48:02  


 
  實際上,黨籍縣市長由於必須出政績,而目前台灣地區的地方治理,尤其是農業縣的經濟收入,對大陸市場的依賴度極大。這也正是大陸國台辦常務副主任鄭立中在屬於民進黨“大票倉”的台灣中南部“走透透”,受到當地地方首長熱情接待和農漁民親情歡迎的主要原因,因為鄭立中為他們牽線,與大陸簽署了大量的銷售合約,使他們的產品得以又快速又高價地售出。因此,民進黨執政縣市的行政首長,儘管政治立場有所不同,但對兩岸交流基本上是持歡迎態度的。而民進黨中生代“立委”,也大多是屬於“交流派”。因此,他們倘加入“中委會”的運作,有利於改變目前“中委會”內“拒中派”佔多數的格局,減低“獨”味,增強“交流派”的實力。

  另外,蔡英文還有一個說不出口的用意,就是要牢牢掌握住黨籍縣市長這些“大莊腳”。眾所周知,在台灣地區的“總統”選舉中,本黨籍縣市長就是本黨籍“總統”候選人的“大樁腳”,而“椿腳”即是候選人通過社會關係網絡而在選區內所布建的選舉動員或賄選買票的據點。在傳統的選舉“布樁”過程中,候選人“椿腳”大致上可分為大、中、小三級,而形成類似金字塔形的選舉動員組織。大盤的“椿腳”是縣市長及縣市議員,“中椿腳”是鄉鎮長及鄉鎮級的民意代表,“小椿腳”是村里長、家族族長、彩票組頭及候選人的親友等。傳統“布樁”拉票甚至是買票的選舉方式,有如候選人彼此之間社會關係資源和財力的較量,使得選票的勝負取決於候選人誰的人脈廣、關係夠,誰的財力雄厚出得起高價碼。黨籍縣市長“大椿腳”一般上對蔡英文懷有好感,一方面固然是出於對兩岸交流的觀點基本相同,另一方面是蔡英文曾選過一次“總統”,這些縣市長作為“大椿腳”,已與她頗為熟識,有著“戰友”式的情感。現在既然蔡英文還希望能再選“二零一六”,兩者之間就有互相利用的價值。蔡英文將黨籍縣市長拉進“中委會”,有利於增強他們在黨中央決定兩岸政策方向時的話語權,並對蔡英文“知恩圖報”;而蔡英文則利用基本是屬於“交流派”的黨籍縣市長來壯大自己的陣容,力圖壓低“拒中派”,以創造一個有利於自己選情的黨內政治氛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