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日在東南亞高鐵外交背後的博弈

http://www.CRNTT.com   2013-11-15 10:02:04  


 
中國企業缺乏長遠戰略

  中國對於東南亞高鐵市場的興趣在上個月中國領導人到訪時才逐漸浮出水面。中國是目前世界上高鐵運營里程數最長的國家,已經依靠自主創新和大面積運營積累了先進的技術與豐富的經驗。如李克強總理所說:“中國高鐵技術先進,安全可靠,成本具有競爭優勢,希望中泰加強鐵路合作。”這是中國高鐵的硬實力。除此之外,隱藏在背後的軟實力較量也是意義非凡。中國與東南亞大多數國家的關係穩定,發展勢頭良好,這是推動中國高鐵在東南亞發展的最大軟實力。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中國在這場競爭中會感到輕鬆,中日兩國在東南亞的高鐵外交不可避免地會面臨綜合博弈。

  首先,就企業自身而言,全球化時代的跨國企業所提供的產品與服務的質量、企業形象與信譽以及由此而積累起來的口碑等等都是其得以立足國際市場的重要軟實力。以日本企業為例,嚴謹的企業文化、優質的產品和服務質量、有競爭力的價格等等都為其贏得了世界市場的良好口碑,“價廉質優物美”的標簽已經成為無形的優勢。

  近年來,中國企業在海外市場雖然取得了較大的進步,但是依然存在一些問題。筆者接觸的東南亞某國留學生坦言,中國企業對他們國家的發展有貢獻,但是不尊重當地民眾和習俗、觸犯當地法律的情況卻時有發生。留學生還說,中國企業在其國家首都承建的一座地標建築,在建成不久即出現墻面裂紋,瓷磚脫落等低端質量問題,讓他們感到失望。這雖然是個案,但在一定程度上卻對中國企業在該國乃至該地區的長期發展造成了不良影響。同時,該留學生認為中國企業在海外過於注重眼前利益,缺乏長遠戰略,並指出日本公司在他們國家的投資和建設就沒有這種情況。

  中國高鐵在價格、技術和運營經驗等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但是在對當地文化、法律以及各類社會規範的認知方面還存在較多欠缺,前幾年高鐵“走出去”戰略中已經暴露出這一問題。在東南亞的高鐵競爭中,中國企業如何擺脫外界對其既有的形象定位是其能否贏得競爭的基礎性因素,這已經不僅僅是高鐵自身的問題,而是中國企業整體的海外形象這一綜合性議題了。

日本略勝一籌

  其次,國際社會對某個國家國際形象的認知與評價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該國企業在世界市場的發展。近兩年GlobeScan所進行的調查顯示,國際社會對中國和日本國際影響力的正面認知,日本要比中國高8至9個百分點,而負面認知中國則比日本高10至12個百分點。對比後可以發現在贏得國際社會的認同方面,日本略勝一籌。當一國的國際形象不好或者下滑的時候,必然會對該國的跨國企業在他國的生存與發展產生直接影響。如當日本政府的不當言行在中國和韓國引發強烈爭議的時候,日本企業在這些國家的投資與銷售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衝擊。

  面對一觸即發的高鐵競爭,中國如何在東南亞做好國家形象營銷,傳播積極的正能量將會形成非常重要的推力。最近中國領導人走親戚式的外交訪問產生了積極的示範效應,全新的務實外交理念與負責任地區大國形象的塑造將有助於扭轉因領土爭端而造成的負面影響。相比二戰以後日本在東南亞地區幾十年的深耕細耘,中國要在該地區進一步提升正面的國家形象,還需要有更多創造性的智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