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他信政治經濟學的勝利?

http://www.CRNTT.com   2011-07-07 13:44:49  


2011年7月4日,泰國前總理他信在阿聯酋迪拜向媒體發表講話。
  中評社北京7月7日訊/“英拉的選戰成績如此漂亮,也和民眾對他信的惠民政策深深感念有關。近年來的全球經濟動蕩在泰國城鄉製造了更多生計窘迫的民眾,這使得‘他信政治經濟學’的選戰效果更加明顯。”南方網今日登出學者莊禮偉的評論文章“他信政治經濟學的勝利?”,內容如下:

  2011年7月在泰國大選中獲勝的他信妹妹英拉,曾在競選會場上大聲說:“我總是聽他信說,他無比想念他的人民。那麼就讓遠在杜拜的他聽聽(我們的聲音)吧!”泰國前總理他信在2006年被軍人政變趕下台後長年流落異邦,但2011年的泰國大選中,他信仍無處不在:他信遙控為泰黨的競選策略,他信能否獲赦回國成為選戰焦點之一,更值得一提的是,為泰黨和民主黨兩大陣營的競選綱領,都是“他信政治經濟學”的翻版。 

  所謂“他信政治經濟學”,就是在多元競爭的政治生態中,用各種顯性的惠民政策收買選票,重點吸引構成全國人口多數的下層民眾,打造自己“愛民如子”的口碑,製造對自己的個人崇拜,從而鞏固個人權力地位的一套政治競爭策略。應當說,這是一套消耗型的短期行為策略,但他信就曾用這套策略在政治競爭中屢獲成功,在泰國廣大農村建立起深厚持久的影響力。 

  此次在大選中獲勝的他信麼妹英拉.西那瓦,其政綱走的就是他信路線,而英拉的選戰成績如此漂亮,也和民眾對他信的惠民政策深深感念有關。近年來的全球經濟動蕩在泰國城鄉製造了更多生計窘迫的民眾,這使得“他信政治經濟學”的選戰效果更加明顯。 

  當然,英拉作為政治上的新鮮人也帶有自己特色。首先,不同於他信主要關注農村底層選票,英拉提出的惠民政綱是全民式的,施惠對象還包括了城市公務員、中小企業主、大學生;其次,不同於他信強硬敢為的風格,英拉以更為謙和細膩的形象籠絡民心。當然,英拉獲勝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選民們已見過太多男性政客沒有把泰國治理好,於是只能——“信他妹”。

  “信他妹”的前提仍是“信他信”。英拉的選戰政綱沿襲了哥哥的親民風格和福利買票策略。她和為泰黨提出的民生福利承諾包括:將每日最低工資由現階段5美元至7美元提升為10美元;全面提高公務員和職員收入;免除工作頭5年的個人所得稅;向農民提供補貼化肥等農資產品;降低曼谷10條軌道交通票價;降低企業稅;首套房和首輛車免購置稅;60歲以上老人隨年齡增長增加津貼;提高應屆大學畢業生最低工資保障;為貧困地區小學生每年提供80萬台筆記本電腦;實現全民醫療保障,繼續推行他信首倡的“30銖醫療政策”等等,從而試圖在廣大底層民眾中建立起英拉和為泰黨的“恩主”、“救主”形象。 

  而阿披實領導的民主黨的選戰政綱,同樣模仿著“他信政治經濟學”的買票邏輯和底層路線。福利承諾包括:將現行最低日工資兩年內提高25%;劃撥部分國有土地,分發給25萬貧困農民並給予地契;以化肥補貼等方式提高農民收入25%;繼續減輕小額貸款受益人的負擔;由政府提供擔保,使更多貧困群體成員可繞過金融系統信用機制獲得貸款;擴大社保範圍;全民免費醫療;實現18歲前完全免費教育,向23萬大學生提供教育貸款;增加60歲以上人群的養老金;向首套房購買者提供兩年零利率抵押貸款;增加政府對柴油和天然氣價格的補貼;向低收入家庭免費供電等。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