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他信政治經濟學的勝利?

http://www.CRNTT.com   2011-07-07 13:44:49  


 
  為泰黨能戰勝民主黨,一個很重要原因就是其民生福利清單比民主黨的要長一些。那麼,為泰黨和民主黨的這些施政承諾可行性、可信度究竟如何?比起某些把巨額資金投向大型工程的擴張性財政政策,泰國政客們承諾把巨額資金投向民生福利領域,固然有可取之處,但短期內如何籌集到這些資金、誰來埋單?政策實施後會不會加劇通貨膨脹?這種靠政策撥款的福利政策能否持續?這些問題都是“他信政治經濟學”的軟肋。

  事實上,在他信執政時期,他的這套民粹做法就曾引發政府開支龐大、鼓勵消費和低息貸款政策導致農村家庭負債增長、通貨膨脹等問題。此次為泰黨提出的“大米新政”——政府出高價購買農民大米,也已引發了國內、國際大米市場的漲價預期。前日香港媒體曾向筆者問起這項新政對香港人的影響。米商估計價格較低的越南大米將更受歡迎,泰國的大米出口勢必受到打擊。相對而言,民主黨不贊成政府提高糧食收購價、穩定泰米出口價、改由政府補貼糧農的做法似更合理一些,但上台的是為泰黨。

  “他信政治經濟學”還有一個消極之處是其惠民政策主要集中於看得見的短期物質投入,但對需長期經營、收效甚慢的公共事務缺乏關注。2006年8月,他信宣布從當年10月起向全國小學生每人提供一台廉價筆記本電腦。但是9月份他信就被軍人政變趕下台。現在,英拉再次提出向小學生提供筆記本電腦。泰國小學教育發展要做的事很多,為何5年過去了,他信兄妹念念不忘筆記本電腦?無他,這事人人都看得見,有極強的口碑效應。 

  那麼,誰更善於現場演繹“他信政治經濟學”?他信和英拉,雖然是巨富一族,但擅長現場作秀,說話極有煽動力;反倒是出生於醫學教授家庭、在牛津受教育的阿披實,每次到底層拉票時總是那麼拘謹。不過,政治舞台上有了政黨間的民生福利政策競爭,受惠的到底還是老百姓——前提當然是要牢牢把握住作為選民的投票和對比、選擇權。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