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秦輝:中國要學習西方的“社會主義”

http://www.CRNTT.com   2010-09-29 08:31:10  


 
  恰恰相反,倒是今天中國正在出現的低保、全民醫保和廉租房這類並非按特權身份分配、而就是面向貧弱者的福利制度,以及與過去的強制收容相反的、被描述為“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的流浪者救濟制度,才是我們改革前從未有過、如今向西方學來的東西。

  但是,這當然不是說西方就不可能“學中國”。相反,自由與福利盡管都很重要,但目前這場與西方民衆“既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相關的危機的確使人眼熱中國:那裡的馬兒可以不跑,而民衆還必須供之以山珍海味,就像方紹偉先生最近概括的:“好政府日子難過”,“壞政府日子好過”,不學中國這日子好像沒法過?

  當然,這決不是向中國學“社會主義”。但“世界大勢是歐洲學美國,美國學中國”,老實說,張五常這句話不是一點譜都沒有。上海的李巨廉教授最近戲言:1949年“社會主義救中國”;1978年“資本主義救中國”,1989年“中國救社會主義”,2008年“中國救資本主義”。這最後一句其實就是:中國的“專政”可以免除“民主給資本主義帶來的麻煩”。如果美國真的學中國,廢棄民主,鐵腕治民,右手取消福利:看你還敢消費?左手取消自由:看你還能消費?如此,美國人的“消費狂”症將立馬消失。而美國的汽車企業不是因為“他們工人有力量”而陷入困境嗎?跟咱學!取消了工會自治和罷工權利,工人只會自殺但絕不會鬧事:誰鬧事誰就是“破壞招商引資”,“專政”侍候!這一下,企業還不立刻就恢複了血汗工廠的“競爭力”!

  但是美國人能願意嗎?!就算他們願意,美國恢複血汗工廠來與我們競爭,對我們究竟有什麼好處?我們會因美國如此向我們學習而感到很“光榮”嗎?

假如西方“學習中國”:關於“昂納克寓言”

  說實話,中國無論政府還是民衆確實沒有輸出“中國模式”的動機,因為我們的血汗工廠就是在別人學不來的條件下有了競爭力的。別人不學我們,我們盡管吃苦還能賺個“競爭力”和高增長,別人要學了我們,我們連這也賺不到,這苦可真是白吃了!

  我們並不願意別人也這麼幹。但問題是全球化競爭中“劣幣驅逐良幣”的壓力客觀存在。民主國家民衆並不是當代才想“既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但只有中國這個特大型的冤大頭可供他們透支後他們才被慣成了這樣。“福利國家病”並非今天才有,但只有中國這個特大型國家發揮“低人權優勢”後,嬌生慣養的福利國家才真正遇到了過不去的坎。近來一些歐洲國家由於危機壓力下出台減福利、限移民的改革引起政治動蕩的現象,是否可以看到某種“中國化”的端倪呢?

  去年我曾跟德國朋友講了個“昂納克寓言”:東德前統治者假如沒有遇到民主化,而是因羨慕“紅磨坊”而放棄了烏托邦,在政治上保持柏林墻的情況下開放經濟,用“專政”手段“招商引資”,把全東德變成個大號血汗工廠,那邊的資本全給吸引過來,這邊的廉價商品再覆蓋過去。那時就不是東德的失業問題,而是西德。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