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式“貧民富翁”為何難產

http://www.CRNTT.com   2010-08-25 11:12:49  


浙江大学社会建设研究所所长王小章
  中評社北京8月25日訊/上世紀80年代,中國到處流傳著白手起家、一夜暴富的發財神話,這是中國的貧民富翁們的黃金時代。而如今底層公眾創富的熱情絲毫沒有減退且更為狂熱,但可以擺脫他們的底層身份的途徑卻越來越少。為什麼80年代底層崛起、草根創業的傳奇今天再難出現?人民網《人民論壇》今天登載浙江大學社會建設研究所所長王小章的文章《中國式“貧民富翁”為何難產》指出,底層公眾的困境,最根本的在於政治權利的困境。詳細內容如下: 

由於全能性資本過多地壟斷、操控了社會資源,從而限制、剝奪了社會中下層

  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法國著名社會學家圖海納指出,法國的社會結構在過去十年中經歷了一個從“金字塔”到“馬拉鬆”的演變過程。這種“馬拉鬆”式的社會結構構成相比於傳統“金字塔”式的社會結構有兩個根本性的特征:第一,在金字塔式的結構中,社會成員的地位雖然高低不同,但是都處在同一結構之中,而在馬拉鬆賽中那些掉隊而被甩出去的人,則已經不再是社會有機結構中的成分,而根本是處於社會結構之外;第二,在傳統金字塔結構中處於底層的社會成員還有望改變自己的地位,但在“馬拉鬆賽”中被淘汰出局的人則基本上無望東山再起。

為什麼80年代底層崛起、草根創業的傳奇今天再難出現

  圖海納對法國社會結構變化情形的描繪,在今天也已在很大程度上成為中國的現實。在改革開放初期的十餘年間,我們曾經見證了一個社會流動不斷加大、社會階層結構從剛性向彈性轉變的過程,曾經見證了許多底層崛起、草根創業的傳奇。但是從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這種傳奇開始越來越少見到,新的社會分層結構開始重新凝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