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 
你了解抗戰嗎

http://www.CRNTT.com   2010-08-19 12:33:03  


 
  如果我沒有來呢?

  這是一個特別矛盾的人。或者借用另一句北京話,特別擰巴。

  一方面,方軍有35年黨齡,崇尚老革命黨人的做派,因為看不慣以前的領導貪污腐敗的作風而頻頻給北京市紀檢部門寫信,並揣測這是自己“被內退”的原因。同時,他曾在日本留學6年,自稱深入接觸“資本主義社會”,羨慕各種凡俗享受。

  他的書房裡既有大量散發著“左”色彩的圖文資料。但是,他也為做客央視“新聞會客廳”時,主持人海霞一直挽著自己的胳膊而覺得“倍兒有面子”。

  方軍說,自己不知多少次都已決心放棄,“可是一有這個念頭,馬上就有新的電話、信件來了,還得繼續幹。”他嘆口氣,“上船容易下船難。”

  他不願當面吐露的,是每每看到那些老淚縱橫的老軍人時,心裡說不出的難過勁兒。

  國民革命軍30軍少將師長仵厚德,台兒莊戰役最後的指揮官。他1937年8月在北平作戰,全營官兵621人,撤出戰鬥時還剩112個;第二天又被包圍,最後剩下17個;台兒莊時他帶頭組成40人的敢死隊,最後他們3個人幸存⋯⋯

  “仵老漢這樣的人物在法國、在美國、在日本國、在英國還了得嗎?”方軍曾寫文章感慨道。方軍去時,孤獨的老人終於敞開心扉,詳細地向他叙述了當時戰場的情形。

  老人的記性極好,幾十年過去,依然記得許多細節,並對各種武器裝備的型號和優缺點如數家珍。方軍一邊採訪,一邊忍不住在心裡喊:“研究抗戰史的專家學者們,你們都在哪兒呢?”

  陝北的稻田裡,仵老漢講述了當年在戰場上拼死抵抗並獲得日軍敬畏的慘烈場面,方軍聽得渾身起雞皮疙瘩,忍不住問:“這些你對家人、鄉親說過沒有?”

  “從來沒有。”

  “那如果我沒有來呢?”

  老人沉默了,半晌沒有說話,只有黃土高原上的北風嗚嗚作響。

  方軍在仵老漢家裡住了一個月,吃爬滿蒼蠅的餅子,住漏風的床頭。臨走時,老人再三感激:“從來沒有作家、記者採訪我。你來了,是對我國難當頭挺身而出的人生經歷的肯定。我忘不了你的恩情!”

  一本書的最後一頁

  方軍的“口述緣”是在日本留學時結下的。那時為了賺學費,他每日給飯館打工送外賣,因此得以進入成百上千的日本普通家庭。時間長了,他發現了一些曾經是侵華日軍的“老鬼子”。

  他跟這些日本人攀談起來。有的願意承認侵華戰爭是不可篡改的史實,並向他講述了許多當年戰場上不為人熟知的細節;有的則至今否認“南京大屠殺”的存在。在一個講不通道理的“老鬼子”家裡,方軍忍不住拍了桌子,“恨不能早生幾十年,掄起大片刀,和他在戰場上血肉相拼。”

  方軍曾將在日本的經歷結集出版了《我認識的鬼子兵》一書,一舉成為“1997年度中國十大暢銷書”,並獲得當年的“中國圖書獎”。

  但無論哪一類,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悄悄地、神秘地向方軍提出一個問題:“他們生活得怎麼樣?”“他們”,就是曾與這些日本人作戰的中國軍人:國民政府軍、八路軍、新四軍⋯⋯

  帶著日本老兵的問題,方軍在1997年回國之後,開始了對國內戰爭親歷者的回訪。他慢慢總結出十類他想要採訪的人,並用毛筆一項項寫出來,貼在墻上抬頭可見的位置,時時提醒自己:

  老八路、老新四軍;國民黨抗戰將士;侵華抗戰老鬼子;勞工;愛國華僑;性奴隸(慰安婦);日軍子女、國軍子女;戰爭受害者;美國飛虎隊;東北抗聯。

  如今,紙已泛黃。他指著其中幾項嘆氣:“東北抗聯,幾乎沒什麼人存在了;慰安婦,現在能講的也幾乎沒有了;飛虎隊,也很難找到⋯⋯”

  他已採訪521人,但是在抗戰結束前夕戰場上國民黨、共產黨軍隊便有近800萬人。他說,一個人的力量如何完成?“我覺得如果抗戰歷史是一本大書,我寫的就是這本書的最後一頁。等所有人都走了,這本書也就該合上,插進書架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