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 
你了解抗戰嗎

http://www.CRNTT.com   2010-08-19 12:33:03  


 
  薩蘇:在日本研究抗戰

  雖然日本人記錄事情非常詳細,但官方記載和民間記載經常截然不同

  《望東方周刊》記者葛江濤 | 北京報道

  薩蘇本名弓雲,出生於北京。1992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相繼在美國通用電氣、AT&T、諾基亞等公司工作,後成為一家美國公司駐日的網絡工程項目主管,居住於日本關西的小城伊丹市,並娶妻生子。

  因為親戚中有幾位文史方面的專業人士,他養成了對文史的愛好。幾年來,薩蘇接連出版了《中國廚子》、《嫁給太監》、《夢裡關山走遍》、《北京段子》、《與“鬼”為鄰》等書籍。

  他說,在日本也有官方和民間兩種力量對中日戰爭進行研究。官方研究主要由日本防衛廳研究所來承擔,但近年來成果不多。

  薩蘇認為日本人喜歡鑽“牛角尖”,並將這總結為他們“缺乏大國氣度”,“日本在地理上是個島國,一直沒有鄰居,不太懂得如何跟鄰居相處,也就不懂得平衡的道理。對他們來說,要麼是吞並,要麼是被吞並。”

  聯誼會的歷史資料

  “20年前日本曾經出過一套二戰戰史資料,編纂很用功,但成果不能說很好。”薩蘇說,通過日本官方的研究史料,他發現日本在研究抗戰問題,多數都是“只見樹木”。比如對“南京大屠殺”,日方十分重視單個事件的研究,有些研究者會通過對單個事件的否定來否定整個大屠殺的存在,“其實這樣只會在屠殺人數上有差異,但不能因此而否定了大屠殺,實際上是個定量和定性的問題。”

  日本官方研究者在做二戰研究的時候,一般只用保留下來的官方資料進行。但薩蘇說,在戰敗時,日本政府為了躲避戰爭責任已經毀掉了大部分官方資料。

  得到政府資金支持的研究多是大學教授等人文學者,無論左翼和右翼日本政府都會進行支持。

  沒有得到政府支持的民間學者數量也很多。薩蘇說,曾經有一位牙醫出身的研究者花了很長的時間來研究中國的空軍抗戰史,“他最了不起的就是努力把戰役裡的每個人都找到,然後一個一個去採訪,最後出了一本描寫中國飛行員的書,叫做《中國的天空》,歷史價值甚至超過中國的研究成果。”

  此外,日本老兵還組織了各種聯誼會,並成為民間的研究主力。這些聯誼會經常將回憶錄集結成册,從而留下來大量資料。“近幾年隨著老兵們的逐漸離世,這些組織也日漸衰微。”但是,這些沒有正式刊號的出版物中有很多珍貴史料,正是中國和日本官方研究中所欠缺的內容。

  與中國不同,許多侵華日軍都隨身攜帶照相機等設備。他們以及隨軍記者們所拍攝的即使沒有人物的景色照片,現在都成為了絕版資料,“那時候我們自己還沒有人去拍照片,但藺相如的墓地,北京的各個城樓等就留在了日軍的相機裡。”

  薩蘇說幾天前他剛剛從老兵聯誼組織得到一個相册,整本重達6公斤,內容主要是“九。一八”後的東北實況。“天鵝絨面做成的底子,封面上還鑲嵌了銀飾,打開後,就看到大量日軍侵占東北時期各種圖片。”薩蘇說,他越翻越驚訝:裡面甚至有日軍占領每個縣城時的戰鬥,甚至還有馬占山戰馬的屍體。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