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思想者論壇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一本老書的突然走紅

http://www.CRNTT.com   2013-01-23 11:44:46  


受到國人熱捧的《舊制度與大革命》
  中評社北京1月23日訊/歲末年初,已故去一個半世紀的法國思想家托克維爾忽然走紅,其寫於1856年、上世紀90年代就曾在大陸出版的學術著作《舊制度與大革命》,更被人們熱情地閱讀、討論,令人意外,也頗可玩味。

  《新京報》日前登載評論員朱桂英的文章“一本老書的突然走紅”,內容如下: 

  歲末年初,已故去一個半世紀的法國思想家托克維爾忽然走紅,其寫於1856年、上世紀90年代就曾在大陸出版的學術著作《舊制度與大革命》,更被人們熱情地閱讀、討論,令人意外,也頗可玩味。

  歷史地看,托克維爾本人在西方思想史上,並非是一開始就占據思想重鎮的人物,很多思想史作品中,關於托氏,只寥寥幾語,比較常見的做法,是在談自由主義思想者約翰.穆勒專章中,置入關於托氏的介紹,因為托氏的《美國的民主》,對民主與自由的矛盾進行了辨證論析,被穆勒視為自己個人閱讀中影響極大的作品。

  近二十多年來,托克維爾的價值地位在提升,原因是,他曾經預測,民主是整個世界不可抵擋的趨勢,關乎全人類。這種論斷,與當代世界中的國家民主轉型之潮,成有趣的呼應,於是,人們重返托氏作品。與此同時,學界對其評價也在不斷提升,甚至有人將托克維爾與馬克思和穆勒並列,三者分別被冠以民主時代預言家、資本主義批判家與自由主義辯護人。

  《美國的民主》是彼時托克維爾的成名作,也是他讓他獲得“民主時代預言家”的作品,在此書中,托氏的立場非常鮮明,認為民主是必然的,但要防止大多數人的暴政,民主的權威具有壓迫性,造就平庸而扼殺個人創造力,故而,民主之下必須保障個人自由,民主是保障自由的手段。此書多少帶有說服的意味,在歐洲,民主時代的到來,是以摧毀貴族制度為前提的,而以暴力革命為必經階段,很多人習慣認為民主與動亂、革命之間有某些必然聯繫,托克維爾則要告訴人們,民主越發達,動亂越少,革命越不可能。他在書中專門列有一章論“大革命何以越來越少”。

  而中國當下受熱捧的《舊制度與大革命》,則是托克維爾晚期作品,他試圖闡明,是什麼造就了一場突然、徹底,又充滿矛盾的革命,為何人們喊著嶄新的口號,一番腥風血雨之後,卻只是利用舊政府的專制大廈建起了另一座新的專制大廈。他曾言此書僅到達革命的大堂門口,另有下部待著成,屆時他將從研究原因轉向研究革命本身,並評判革命所產生的社會,可惜天壽不永,書未完成。

  也正是因缺下半部,對《舊制度與大革命》的理解分析是開放的。托克維爾止於如下感慨:歷史是一座充滿著複製品的畫廊,卻缺乏原作。一旦以資治通鑒之心閱讀此書,不同的人用不同的社會經驗與邏輯,推出完全不同的結論:有人看出革命之後的廢墟承載不了社會希望,有人試圖測量改革與革命之間的距離,有人在此書中尋求平穩的民主改革之道,如此等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