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烏茲別克會成為“中亞的中國”嗎?

http://www.CRNTT.com   2015-04-16 13:13:20  


  中評社北京4月16日電/中亞國家烏茲別克斯坦雖然對我們來說頗為陌生,卻是近年地緣政治的重要國家。其人口約3000萬,在獨聯體國家中僅次於俄羅斯和烏克蘭。在伊拉克、阿富汗戰爭期間,它成為美國在中亞的重要盟友,在中亞反恐戰場擔當重要角色。2005年該國發生“安集延事件”,外媒指烏茲別克政府出兵鎮壓抗議民衆,但事件迅速受控,沒有演變成革命。

  此後總統卡裡莫夫(Islam Karimov)在政治和外交政策上急轉彎,在國內專注經濟發展,2005年以來年均經濟增長“保八”、通脹率維持10%以下,外交上也更靠向中國和俄羅斯,外界開始有人稱烏茲別克為“中亞的中國”。今年3月29日烏茲別克大選,77歲的卡裡莫夫以90.39%得票率順利連任。究竟神秘的“烏茲別克模式”為何,又面對哪些隱憂?未來會成為社會保持穩定、經濟快速發展的“中亞的中國”嗎?

“烏茲別克模式”的管治

  卡裡莫夫被西方指為當今世界最後的專權者之一,他在1960年代加入蘇聯共產黨,1989年成為蘇共烏茲別克第一書記,1990年3月就任烏茲別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總統。中亞五國原來并沒有成氣候的獨立運動,但隨著蘇聯解體,卡裡莫夫也宣布烏茲別克獨立,隨即轉向世俗民主憲法制度,在1991年12月舉行首屆總統大選,在位已20多年。

  烏茲別克的民主選舉及“多黨派”議會制度,很長一段時期虛有其表。卡裡莫夫透過全民投票修改憲法,不斷延長總統任期,至今3屆總統選舉都被西方質疑不公。1991年首屆大選,卡裡莫夫取得86%選票勝選,被西方指為舞弊。1995年,卡裡莫夫受憲法規定的5年總統任期即將屆滿,但透過公投形式修憲,將任期延至2000年,之後取得91.9%選票連任;反對派參選人阿蔔杜阿齊茲•扎拉洛夫公開承認自己也投票給卡裡莫夫,形容自己“參選只是為了營造烏茲別克的民主形象”。該屆選舉惹來美國公開批評,以“不自由、不公平、選民沒有選擇權利”等字眼指摘,但卡裡莫夫任內再度公投修憲,將總統任期由5年延長到7年,結果在2007年大選再度取得90.77%選票,連任至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