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緬經貿合作該向何處去?

http://www.CRNTT.com   2014-12-09 11:05:48  


圖:中緬鐵路示意圖
  中評社北京12月9日訊/今年7月,緬甸鐵路運輸部發布消息稱,中緬皎漂-昆明鐵路項目遭到擱置。該項目原本是中緬兩國共同實施的“皎漂-瑞麗通道計劃”的一部分,於2010年提出。2011年4月,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與緬甸鐵路運輸部簽署備忘錄,規定工程建設須在簽署之日起的3年內啟動。該項目以BOT的形式實施,原計劃投資200億美元,在2015年前建成,中方負責籌措大部分資金,並擁有50年的運營權。中緬鐵路項目的擱淺是中國企業在“走出去”的過程中遭遇的重大挫折,也對中國在周邊地區的整體戰略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

  項目擱淺的背後

  規劃中的中緬鐵路基本與已經建成的中緬天然氣管道平行,自昆明起,由瑞麗出境,經臘戌、曼德勒等緬甸內陸重要城市,最終抵達孟加拉灣沿岸的皎漂,全長超過1000公里。根據規劃,緬甸方面將在沿途修建一系列的貨場,而中國企業也將負責開發皎漂深水港和經濟特區。項目建成後,中國可以獲得一條全新的出海大通道,不僅能促進西南諸省與世界各國的經貿往來,大大縮短到中東、西歐和非洲的運輸距離,而且能減輕我國對馬六甲海峽的依賴,更好地保障海上貿易航路的暢通,其戰略意義無須贅言。對於緬甸而言,這條連接沿海和內陸地區的鐵路將給當地的經濟發展帶來顯著的推動作用。一旦項目完工,緬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就會迎來新的發展機遇,依托鐵路和港口,當地製造業和物流業的發展前景都不可限量;而皎漂也需要這條鐵路拓展其輻射範圍,獲得更大的市場空間,真正發揮其深水良港的優勢。

  這樣一個互利互惠的項目最終擱淺,其背後必有深層次的原因。

  此次中緬鐵路項目夭折,直接原因是緬甸政府遭受了來自本國民眾和當地非政府組織的巨大壓力。首先,簽署這一合作項目的吳登盛政府帶有濃厚的軍方背景,本來就容易引起民眾的反感,指責其“腐敗”、“不透明”。其次,這種大型基建項目很難直接惠及沿途的多數百姓。曼德勒和皎漂自然歡迎中緬鐵路的建設,但其它地區不僅難以從中受益,反而會導致大量人口失去土地和生計。再次,根據緬甸當地媒體的報道,規劃中的中緬鐵路有可能對沿途的眾多文物古跡和宗教設施造成一定影響,而且缺乏環保方面的評估。這對於緬甸這樣一個注重環保的佛教國家來說,後果不堪設想。最後,中緬鐵路沿線的少數民族長久以來與緬甸中央政府不睦,其領導人也會通過發動抗議撈取政治資本和籌碼,這點在撣邦尤為明顯。面對這樣的壓力,今年5月緬甸鐵路運輸部長吳丹貼放出風說,如果不能取得民眾同意,中緬鐵路項目就不會開工。其實這就已經宣告了項目的夭折。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