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解析緬北克欽戰火根源

http://www.CRNTT.com   2013-03-20 10:27:45  


  中評社北京3月18日訊/2013年1月5日,緬甸獨立後的首個民地武“克倫民族聯盟(KNU)”在內比都與總統進行了歷史性會見。此前雙方已達成了停火協議。這標誌著自緬甸獨立以來就處於對峙狀態的緬族和克倫族終於實現了歷史性和解。

  民族地方武裝組織(以下簡稱民地武)是緬甸民族政治的一個“特色”。緬甸自獨立以來就催生了許多民地武,據官方資料,目前有11個民地武,克欽獨立軍就是其中之一。每個民地武的起因、成分、訴求也都不同。因此若想了解克欽獨立軍與緬甸政府軍之間的戰火根源,就必須對雙方的歷史進行回溯。《南風窗》雜誌日前登載文章《解析緬北克欽戰火根源》:

  緬甸政府軍於2012年12月27日起,向北部境內的克欽獨立軍總部萊扎附近的拉雜央山據點發動空襲,這是緬甸政府軍自2011年6月向對方宣戰以來最猛烈的攻擊。美國、聯合國、歐盟等均表示對緬甸局勢的擔憂。與此同時,由於多次有炮彈進入中國境內,中方已向緬甸進行緊急交涉。中國政府特使、外交部副部長傅瑩1月19日在仰光拜會了緬甸總統吳登盛,雙方就進一步深化中緬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深入交換了意見,並一致同意要維護好中緬邊境地區的和平與穩定。

  在占得上風後,緬甸政府於1月18日發表聲明,稱克欽獨立軍多次襲擊政府軍的糧食補給隊伍,並不斷破壞鐵路、公路等公共設施造成平民傷亡,政府軍才不得已向克欽發動攻勢。國防總司令敏昂來已向總統吳登盛再次承諾不再主動出擊,並宣布於19日起停火。緬甸聯邦和解工作委員會也於19日向克欽獨立組織主席發送公開信,表示希望與該組織進行談判。同日,總統吳登盛稱已安排今年年初與達成停火協議的10支民族武裝進行政治談判,希望克欽方能加入這一進程。

  然而,克欽獨立軍一方面回應稱希望能與緬方“有所為”,一方面卻於19日襲擊了當地一家警局,造成兩名警員死亡,警局被焚毀。雙方實現和平之路依然渺茫。

  民族地方武裝組織(以下簡稱民地武)是緬甸民族政治的一個“特色”。緬甸自獨立以來就催生了許多民地武,據官方資料,目前有11個民地武,克欽獨立軍就是其中之一。每個民地武的起因、成分、訴求也都不同。因此若想了解克欽獨立軍與緬甸政府軍之間的戰火根源,就必須對雙方的歷史進行回溯。

  歷史關係複雜

  克欽邦位於緬甸最北部。克欽是緬族人對該族群的總稱,根據官方說法,克欽邦共有11個少數民族,克欽也並非指單一民族,而是包含了景頗族在內的5個分支。緬族作為緬甸人口最多的民族,歷史上曾3次建立統一的封建王國,但緬族的勢力主要集中於緬甸中部;包括如今的克欽邦在內,許多少數民族地區並不在其轄內。緬甸王朝史上對克欽的記載少之又少。

  直到1885年,英國侵略緬甸,緬族的貢榜王朝覆滅,而克欽地區與禪族土司邦等也一並淪為英殖民地。由於各民族地區與中部緬族地區文化、文明程度均有很大差異,英殖民當局於是將緬甸分為緬族地區與“邊境山區”,採用不同的方式“分而治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