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兩會一年間與世界打交道的中國部長們

http://www.CRNTT.com   2010-03-13 10:09:46  


3月11日,商務部長陳德銘接受記者采訪。
 
陳德銘:“商務船長”的中國式出擊

  2009年,全球大約35%的反傾銷調查和71%的反補貼調查都是針對中國出口產品的,並且這種貿易保護仍在持續,陳德銘肩上的擔子不輕

  從蘇州到陝西,再到國家發改委,直至掌舵商務部,陳德銘一路收獲的鮮花和掌聲無數。地方老百姓讚揚他“務實”“不錯”,外國媒體亦稱許他在中央部委的表現“可圈可點”。

  的確,這位商務部長2009年的關鍵詞都與行動有關:調研、會見、出訪、演講。馬不停蹄地奔走與忙碌,陳德銘一刻也沒有停歇。

最棘手的難題

  3月3日,在列席全國政協十一屆三次會議的高官中,陳德銘是為數不多的面對記者發言的部長之一。

  他一直笑意盈盈,除了連續說好幾次“I am sorry”外,回答了有關人民幣升值壓力、出口、用工荒和海外採購等問題。這幾個問題,也幾乎是過去一年中,陳德銘時時都在操心的頭等大事。

  在中國經貿這艘巨輪上,陳德銘的身份就好比船長,在“保8”和消除貿易保護圍堵的前線衝鋒陷陣。

  還未及走過2009年的時候,媒體就開始為“中國製造”在海外的困境做起了總結。截至去年11月,有19個國家對中國產品發起116起貿易救濟調查,涉案總額達127億美元。金融危機的陰影,令很多國家對外貿易方向偏離了正常軌道。作為全球第三大貿易體和第二大出口國,中國受到的影響顯而易見。擺在陳德銘眼前的,可謂“中國製造”自改革開放以來面臨的最棘手難題。

  為了履行擴大進口,減少對外貿易順差的承諾,2009年,陳德銘多次率領中國採購團遠赴歐美等地,洽談合作,打包採購。

  去年2月初,陳德銘率領140多名中國企業高管組成的龐大代表團赴英國採購。

  面對BBC名嘴佩斯頓(Robert Peston)有關中國貿易順差和人民幣匯率的問題,陳德銘自信而從容:“自己借人家的錢提前消費,闖了禍後,又去怪借錢給他的人,說是他們有責任,這種說法在中國哲學看來是不可理喻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