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 
叩問2009之中國外交

http://www.CRNTT.com   2009-01-01 00:10:37  


 
  渡邊幸治的看法相對樂觀,“中日兩國在首腦會談上對於‘共同努力,使東海成為和平、合作、友好之海’已達成共識。兩國政府以不損害中日雙方的法律立場為前提,正在繼續展開談判。”他因此希望在2009年的早期階段,兩國能本著“戰略互惠”的精神,解決東海問題。

  楊伯江特別指出,不應當把中日關係的具體問題與領導人互訪糾纏在一起。不管具體問題解決得如何,高層往來都應該堅持。2008年5月胡主席訪日時的處理就是一個成功的例子。“我們去的是代表中國的國家元首,而不是負責某一方面工作的部門領導。重要的國事訪問怎麼能與一些具體的分歧、摩擦、矛盾混在一起呢?之前雙方成功地將這些問題脫鈎,在2009年也應當如此。”

  渡邊幸治還表示,從目前中日首腦之間的信任關係以及兩國國民對友好關係的強烈願望來看,中日在釣魚島問題上發生衝突的事態不會發生,也絕不應該發生。

  兩國的民族情緒還會衝撞嗎?

  楊伯江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有一種危險不能排除,那就是日方政治家利用對華民族主義情緒發表刺激性言論,引發中國民衆情緒反彈,造成兩國關係波動。”與2005年時相比,中國民衆對日情緒有了很大改善,現在的問題是日本民衆的對華“親近感”比過去更低。

  楊伯江分析,中國高速發展對日本的震撼是全方位的,包括在文化和戰略心態上的。日本國內社會氣氛比較抑鬱,容易被政治所利用,即通過對外示強來贏得選民的掌聲,那麼對外示強的矛頭所向之處,中國首當其衝。

  渡邊幸治承認日本經濟正蒙受著前所未有的挑戰。但他堅持認為,“沒有看到日本國民因此而向包括中國在內的其他國家發洩不滿情緒的征兆。”“據我所知,主張這樣言論的政治家或言論家也不存在,今後也不會出現。”他相信,日本國民在這點上是理性而成熟的

  楊伯江提到一個細節,“在中國的新聞節目中,領導人接見日本外賓的畫面似乎比改革開放初期少了。領導人從全球視野、大戰略角度考慮問題,與美國、歐洲、俄羅斯以及世界其他部分關係的重要性日益凸顯。這樣,日本對華就出現了心理落差。”

  渡邊幸治特別強調,日本大多數國民都希望中日之間戰略互惠關係能够取得健全的發展。他也希望不會出現因為日本經濟困難而把注意力轉移給中日關係的情況。(南方周末記者 張哲 特約撰稿 加藤嘉一 來源:南方周末)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