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 
叩問2009之中國外交

http://www.CRNTT.com   2009-01-01 00:10:37  


 

  我們要“當頭”嗎?

  “很多反對韜光養晦的人,我想他們很多問題還沒有想清楚,比較淺薄。”

  南方周末:承擔責任,要主動走上前台,這和“韜光養晦”是什麼關係?

  吳建民:韜光養晦,核心的一點,就是不對抗,不當頭。

  南方周末:不對抗相對容易做到,那麼“不當頭”呢?

  吳建民:我想,不當頭,不結盟,不稱霸,這些都是有具體的含義的。不當頭不是說在國際問題上不提出自己的建議,提出建議,大家接受了,不等於就是當頭。但是也要注意到,韜光養晦,和我們承擔我們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並不矛盾,因為鄧小平還說過有所作為,有所作為內容很豐富。

  有人反對韜光養晦,我不同意。一個國家和一個人一樣,是夾起尾巴做人好,還是張牙舞爪、鋒芒畢露好?當然是前者好。很多反對韜光養晦的人,我想他們很多問題還沒有想清楚,比較淺薄。

  南方周末:我們承擔責任,會不會跟既有的大國發生衝突?

  吳建民:你可以觀察到,中國外交過去的30年,政策大調整。具體來說,首先外交追求的目標從求生存轉向求發展。1978年之後,我們改變了目標,求發展。鄧小平先後訪問了日本、美國,然後抓與蘇聯關係正常化。

  第二,我們外交戰略的主導思想,從立異轉向求同。中美關係,幾代領導人都說,我們的共同利益大於分歧,這就是求同。擱置爭議共同開發,也是求同。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還是求同。

  第三,外交工作的主導面,從鬥爭轉向合作。

  今天,我們走上了主角的位置,那麼,怎樣才能扮演好這個主角呢?比如這次金融危機,一些歐洲國家對美元地位發動了挑戰,但是中國的態度是,國際金融體系需要改革,但是改革應該是全面的、漸進的、均衡的,要調整,也要考慮到各方的利益。

  全球化時代下的互利共贏,是惟一的出路。未來中國發揮國際作用的過程中,就是要著力構建和發展共同利益。

  承擔責任,有什麼好處?

  “我一直主張,把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結合起來,而今天的國際主義就是互利共贏”

  南方周末:具體到承擔責任,很多人就會問,我們能獲得什麼好處?

  吳建民:這一點,要放到世界變化的大背景看。在零和遊戲的時代,你死我活,你輸我贏,這個時代就要過去了,當今時代相互依存的特征越來越突出。現在我們需要認真思考胡錦濤主席的一句話:中國和世界的關係已經發生了歷史性的變化,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繁榮穩定也離不開中國。這就是休戚與共了。我們在承擔自己責任的同時,也享受我們應得的好處。正是基於這一點,我們制定了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

  現實的好處很多,我們對世界開放,我們的活動舞台也擴展到了全世界。從1949年到1978年,中國累計出國人數28萬,2007年一年是4000萬,很多中國人走向世界,獲得的機遇前所未有。中國駐博茨瓦納的外交官告訴我,他甚至在博茨瓦納的邊境,都能看到浙江的農民,這背後是中國人的多少機會啊!

  我們觀察世界時,要切忌現實主義的思維。我一直主張,把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結合起來,而今天的國際主義就是互利共贏,這樣才能持久。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