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G20和中國國際戰略的再思考

http://www.CRNTT.com   2009-04-07 09:32:41  


 
  歐元在一定程度上已經說明了這一點。從這個角度來說,作為一種主權貨幣的人民幣成為儲備貨幣的可能性更大一些。當然,這對日元來說也是一樣的。在未來一段時間裡,如果沒有一種貨幣能夠取代美元的國際地位,但其他儲備貨幣的出現則可以削弱美元一霸天下的地位。

  美元可能在一些領域或者區域仍然占霸權地位,但在另外一些領域或者區域,其他儲備貨幣可以成為美元的替代選擇,甚至完全取代美元。就是說,中國必須有計劃地培養人民幣作為未來的儲備貨幣。

  中國不可避免地要承擔一定的國際責任,但更為重要的是要實現實體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和內部各種制度建設。

  在美元和黃金脫鈎以後,美元的強勢不僅在於美國所建立的國際體系,也在於美國龐大的實體經濟,在於美國內部的各種制度建設。美元成為儲備貨幣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國際社會存在著一種對美元的主觀期待價值和信任感。

  同樣,國際社會是否對人民幣產生足夠的主觀信任度取決於中國是否能夠實現實體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取決於中國能否進行有效的內部制度建設。

  因為這次金融危機,美元的信任度受到很大的打擊。美元之所以仍然被接受,不僅是因為除了美元,別無選擇,也是因為美國還是有能力獲取世界各國支持來維持美元的地位。但這也表明,危機已經給其他貨幣提供了很好的機會來發展成為未來的儲備貨幣。

  對任何一個國家來說,無論是承擔國際責任還是國際領導權,都包含有巨大的代價。作為崛起中的大國,中國不可推卸應當承擔的責任,但也沒有必要去作過度的國際承諾,更沒有必要過早地去爭取國際領導權。

  在沒有實質性的能力對現存國際體系作具有實質性的改革之前,中國的重心還應當是自身的建設。

  (作者是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